5月29日上午,雨过天晴。
位于牟平区南沟村西头的一处平房便是孙玉丰的家,记者刚走进大门,便被架在他家院子上方一排排整齐的“大装置”所吸引。记者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片看似普通的太阳能板,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光伏发电”、“绿色能源”这些高科技词语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车怡摄影报道
今年78岁的孙玉丰年轻时曾从事机械维修行业,喜爱研究些新鲜的事物。“几年前看电视时新闻报道太阳能发电,这类绿色能源不仅在农村优势众多,并且开发建设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孙玉丰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何不在自家建立一套光伏发电设备呢?”
然而,让他这一想法止步的原因是———当时的政策无法入网。直到2013年11月下发文件明确可以入网,孙玉丰便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站。
2014年5月,设计、购买、安装光伏板,之后,向供电公司牟平分公司申请并入电网,2014年6月18日,正式实现入网。
记者看到,孙玉丰院子上方共有24块光伏板,每块光伏板上有一个接线插口,这24块光伏板便是通过接线插口相连接。在院子墙上有一个蓝色的方形盒子,那就是光伏发电的逆变器,“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所以白天太阳光好的时候,家里发的电用不了,便直接上网卖给国网;到了晚上没有太阳,我家中的用电就需要用国网的电。”打开逆变器的盖子,孙玉丰看着上面的即时发电量跟记者说:“你看今天刚下完雨阴着天,所以现在的光伏板发电量也少,只有两、三百瓦,这个电量可以看个电视,要是打空调的话就需要用国网的电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技术的关键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牟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指着架在孙玉丰家屋顶上面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板,告诉记者:“这就是发电的启动装置,太阳能板吸收了太阳能之后配合控制器形成电能,从而满足供电需求。”
记者看到,与村里其他农户不同,孙玉丰家外面的墙上挂着两个电表,一个电表显示光伏发电量,另一个电表显示自己家用电的电量和往国网卖电的电量。5月29日,距离孙玉丰家入网一周年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电表显示他家光伏发电总量为2500多度电。“我安装的这种光伏板一年的发电量在2700度电左右,主要就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除去自己家里用电外,一年卖电收入能有1000多块钱。”孙玉丰说。
光伏板的发电量多少取决于什么?牟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首先是光伏板的面积,另外便是光伏板的质量和造价,同样面积的光伏板,不同质量有的发电300瓦,有的仅有几十瓦。
用上光伏发电后,家里增加了不少电器
光伏发电项目的投入运营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并入电网后,每度电国家和省级政府给予合计0.47元左右的补贴,自己家光伏发电满足家庭自用后,剩余电量卖给国网,国网按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收购付给孙玉丰相应电费,自发自用合计每度电1元左右。
站在自家上方覆盖了光伏板的院子中,孙玉丰对自己的“创造”非常满意。他说,这样将院子遮起来,原来的院子就成了室内了,不仅干净卫生,而且冬暖夏凉,夏天遮挡太阳光,冬天不透风且光伏板也有一定温度。记者在孙玉丰家里看到,冰箱、空调、洗衣机……各种大小家电应有尽有。自从去年安装了光伏发电,孙玉丰家中增加了不少电器,冬天取暖也告别了原来的烧煤,用上了空调,另外,还在墙上安装了两块电热板取暖。“以前冬天用煤取暖,一年光买煤就要1000多块钱,现在这部分花销没有了,全部用电取暖。”孙玉丰说,现在家中能源全部用电,即使这样每年余电卖给电网还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牟平供电公司统计显示,自2013年11月起,牟平供电公司累计完成分布式电源并网项目4户,其中包括一家企业。
孙玉丰家中全部用上电能,墙上还安装了电热板。
①光伏阵列②光伏逆变器③计量电表④交流接线盒⑤智能电表⑥家庭负载⑦系统监控⑧电网
孙玉丰家的外墙上挂着两个电表。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刘晋)由市文广新局、市音乐家协会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烟台市第十届少儿器乐大赛即将拉开帷幕!此次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比赛形式为独奏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