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人成材,尤其是基础一般、不太自信的学生成人成材,烟台十四中最有发言权。除了广受关注的活力新课堂,学校还有其它独到的经验和做法。
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季瑞涛王庆随摄影报道
浓浓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站在十四中学校门口,教学楼上方12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梦想改变人生,能力决定未来”。走到教学楼前,烟台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位仁田先生赠予学校的一副楹联悬挂在正上方,“欣观万紫千红今日同为桃李树,遥想五洲四海他年谁是栋梁材”。学生就是在这些语句的激励之下,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学习。
走进校园,无论在哪个地方,总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楼内大厅,“一切为了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办学宗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诚的人格、爱的情感、志的人生、勤的作风”的校训体现了学校全新的办学理念。镜铭、墙壁、楼道甚至横梁,都精心设计了“名人名言、名校学府、传承师道、文学艺术”等内容,或增长知识,或启人心智。走进班级,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每个班级都创建了独特的班级文化,有独具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级口号,有漂亮的墙报,温馨的班级生日榜,班内每个小组都有非常个性化的组名、组标、组训、组规,班级文化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楼东侧是一面很有特色的文化墙,主题是“智行千里德赢天下”,以“德”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些图画和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墙的建立,既美化了校园,又成为了学生品德教育的载体。学校还打造了立体的文化传播平台———烟台十四中校报、家校连心桥报、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每天的校园广播,定期出版的校报和家长报,经常更新的校园网、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精彩的电视台节目,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及时反映学校工作动态,展现校园风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了校园正能量。学生就是在这浓浓的校园文化中吮吸着知识的甘泉,接受着无声的熏陶与感化。
严格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十四中,学生管理严格是有名的。每年的新生军训,学生连连叫苦,但学校却把它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契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纪律意识。入学后,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习惯成就未来》等内容,为学生立下规矩。之后狠抓常规管理,从校牌佩戴、仪容仪表开始,对学生的出勤、纪律、卫生、两操等一日常规进行严格检查管理,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总结,一学期一评比。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改革建立的班组制,培训小组长,加强对组员的捆绑管理,并定期进行小组活动总结交流和表彰,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对严重违反组规校纪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小组的处罚,并接受纪律处分。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息习惯、热爱劳动习惯、主动保持卫生的习惯、以礼待人的习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严格常规管理,促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有了好习惯,学生的精气神就变了,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展现出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文明中学生形象。
创建舞台让学生自主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芝罘区教育系统2015年“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演讲比赛中,十四中殷泽超同学凭借精彩的表现,获得一等奖。这个奖项的获得,得益于他在学校广播站当主持人的经历。
校园广播站是学校众多社团中的一个普通社团。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了电视台、广播站、篮球社、乒乓球社、魔方社、街舞社、话剧社、文学社、古风社、音乐社、动漫社等十几个社团,成为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平台,其中校园电视台的建设投入了30余万元。这些社团自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培养了一批校园主持人。学校还成立了学生自管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管会不但参与常规纪律管理,还参与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学校重要活动的策划,培养了学生的组织、领导、管理等能力。此外,学校每年的科技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也为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发展平台。
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幸福指数
上午大课间,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十四中学生身着校服,在操场整齐地上打着太极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现在成了十四中学生大课间的一项活动内容。
十四中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心理放松操”。这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在查阅资料、倾听专家指点的基础上创编的。学生学习累了,可以做做心理放松操,快速缓解课堂学习带来的疲劳。
而且学校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个体辅导。2011年又配置了具有2400个沙具的沙盘游戏室,成为芝罘区配置最高的沙盘。十四中实行导师制。这是在活力新课堂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制度,学校每位教师都是导师,由学生自主选择。在班主任之外,学生又有了自己的“贴心人”,学生不仅可以得到学习上的帮助,而且还能与导师说说“心里话”。心灵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心灵阳光的学生,为了使教师更加阳光,最近,学校成立了“悦心”健康教育团队,教师自愿参加,目前有成员35人。“悦心”团队一方面将开展团队活动,缓解和消除自身的心理压力,提高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将学习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并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提升教师在工作和与学生交往中共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补足营养”
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十四中出版了《撬动地球———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穿越长城———魔术中的神秘物理》《学会急救》等校本课程。在国家统一课程之外,这些校本课程成为了学生的“营养配餐”。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中学生幸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四中承担的一项省级课题,主要研究如何使学生获得幸福的感受,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和自信心及自主追求幸福的能力。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是通过渗透幸福教育理念,基本成功探索出了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幸福教育课程。学校结合课题研究,开发了《弟子规》新解、魔方、环球风情、趣味生物、书法等十几门校本课程。每学期,学校都将安排一些课时用于校本课程的开设,因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新鲜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说教育是种田,那么学校就是土地,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为栋梁之材,主要靠土地的肥力。十四中人精心培育着这片土地,浇水,施肥,耕耘,并静静守望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科技文化节
校园电视台
社团活动
学生在打太极拳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滨医女汉子陪父游长岛, 本报与阿里公益联手资助,完成父亲节心愿
晨报讯(YMG记者徐立业实习生刘祉余摄影报道)滨医女生王书美将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带到大学,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养活父亲,并经过5年努力成功考入军...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