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强
距离俺的高考过去整整20年了,当年倒没觉得咋回事,现在想来再对应眼下,直发懵。暗自庆幸那年月间的我们还少不更事,穷乡僻壤的孩子只知道闷着头上考场,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索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作派。
这份深深的触动来自于对高考作文偶然的打听。内心里曾一度跃跃欲试,码了这么多年新闻字,咱也再考一把看看到底啥货色。谁料跑高考一线的伙计把作文题一撂过来,当场就败了。
肉豆须是什么玩意?这得容我先思量一阵子。没好意思跟别人讲,我连题还整不明白怎敢妄自去写,于是暗自羞愧,并开始为那些考场上的孩子骄傲,大敌当前、考场上一篇寂静、只有刷刷刷地写字声,在短短的时间里要迅速审题迅速完成一篇800字的作文,而且还要论而有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也有些担忧,好多城里孩子没见过丝瓜藤但应该吃过丝瓜,但、但、但他们知道肉豆须吗?
在羞愧之余,又认真反思了一下。按理说,我是个乡下来的粗人,从小庄稼地里长大,到如今也是喜欢经常往田地里跑,我应该知道和丝瓜藤纠缠的那玩意是什么。终于想起来了,我见过,没错,早年间家里的院子里经常会有丝瓜肆无忌惮地攀爬,不多久还会蔓延出一片遮阴的凉棚,乡下人喜欢让豆角附着丝瓜藤而长,于是豆角也四处攀附,纠缠不清。恩,舒婷那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说的便是这一类的纠缠。
可是为什么不是豆角,而是肉豆须呢?这种偏执的想法让后来的我又开始作弊,无耻地向百度讨教,对不起,百度仍然没有,倒是翻出了一大堆网友的各种吐糟。(此处省去吐糟例子若干,随意想象即可。)
冷静,继续冷静。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是我们这种受社会侵淫已久而世俗的思维让我等成年人从一开始就跑偏了,丝瓜藤与肉豆须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被纠缠”在了一起,而且还与高考作文紧紧纠缠,一个在诧异它们为什么不分开,一个却道是它们无须分开,分开有分开的道理,不分开自有不分开的结果。所以,把这两种植物想象成路边的长青藤和凌霄花,也差不多个意思。或者干脆想象成烟台人时下正热衷得街边撸串和哈散啤也行。再跨度大一点,想象成眼下一个与你青梅竹马一个与你萍水相逢,你到底该选哪个?
肉豆须也好、油豆角也罢,或者干脆是个你更不曾听说过的名字,无所谓。反正,你得说出个理儿来。这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论题一样,没有对错。
豁然开朗后还是忍不住想夸赞下出手不凡的高考作文出题组之读书多学问广。万能的网友扒出来了,大概可能八成这个“材料作文”来自于林清玄先生早年的一篇散文随笔,“肉豆须”来自先生家乡的一个称呼一个谚语。唉,台湾同胞何苦为难山东老乡
思量大半天,终于按高考时间划拉出篇扯淡文字,我承认这篇该得0分。问心无愧。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近来,许多烟台儿童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面临从幼儿园大班毕业,但距小学秋季开学尚有3个月的时间,幼小衔接出现了“断档期”,不少家长为此发愁:孩子该送...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