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先后公布了多批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名单。这些海量的不合格食品信息起到了引导公众消费作用,但同时很多公众因为知名企业产品被“曝光”而“担惊受怕”。
知名企业产品被“曝光”,产品就“不安全”了?食品抽检的不合格项目都有哪些?监管部门如何处置不合格产品?昨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解读《抽检不合格食品名单》,引导公众更好选择需要的食品。
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夏天棋
烟台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究竟什么是监督抽检?监督抽检总体情况如何?据市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获证产品和获证企业范围内,针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食品开展的抽检,是发现问题食品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
2015年以来,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先后公布13期抽检信息,每期总体合格率在94-97%上下浮动,烟台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抽检产品不能以偏概全
是否知名企业产品被“曝光”,产品就“不安全”了?
市食药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生产生活中由于受食品原料复杂性、生产工艺稳定性、检测能力局限性等方面的限制,缺陷产品很难避免。因此,一些知名的食品企业被检出不合格产品仅仅是代表该样品(或该批次)产品存在缺陷,并不代表其所有产品都有问题。
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在合理周期内出现个别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应当理性看待。从2014年以来的抽检结果综合分析,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在卫生条件、原材料使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上存在缺陷,而大型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较有保障。但监督抽检中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食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多次出现多个不合格项目,提示消费者对其产品要注意辨别。
食品不合格项目大致分六种
当前检测的食品不合格项目大致分六种情况:一是食品添加剂超过标准限量。二是农残兽残超过标准限量。三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四是微生物或致病菌超过标准限量。五是重金属超过标准限量。六是特征指标不合格。
从导致抽检不合格主要原因分析,微生物超标和添加剂超标占整个不合格食品的主要部分;从抽检不合格品种分析,主要集中在熟肉制品、酱腌菜、大桶水、自制面制品(馒头、包子)、蔬菜、淡水鱼等品种;从不合格产品产地分析,农产品外地输入占比较大,本地生产企业质量总体可控。
不合格产品被无害化处理
监管部门该如何处置不合格产品?按照国家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要求,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依法启动对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政处理措施,监督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食品,对库存的不合格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全面清理,对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食品依法召回,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书面报告。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吴昊)记者获悉,6月24日、25日,由芝罘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芝罘区商务局联合烟台馨雅职业培训学校,共同举办的烟台市首届“馨雅·阳光...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