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区白石村遗址公园内异常热闹,由烟台晚报和白石街道长青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旧物换换乐”活动如期进行。本期“旧物换换乐”活动累计有1000多位市民参加了活动,现场展示了各种物品1600多件,其中近四成物品成功交换。新老换客各有不同的收获。
连续两期的“旧物换换乐”都在白石村遗址公园举办,这两期活动期间,正好赶上烟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通过这两期活动,大家都感觉,自己和身边的烟台人的素质确实提高了!两期活动之前,整个公园里到处干干净净,而活动结束后,公园的地面上仍旧保持得十分整洁。昨天活动结束后,很多换客主动留下来收拾现场。他们不仅把自己的摊位前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主动把周围地面上的纸屑、杂物等扔进了垃圾箱里,就连垃圾箱也擦得干干净净,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现场变得焕然一新。“烟台人的素质确实提高了!”文明换物,也是一种修养,市民张朋的话让大家深有同感。
●“老换客”,在换物中减压
从去年开始,“旧物换换乐”活动已经在市区各街道和社区举办了40多期,很多市民把周日参加“旧物换换乐”活动当成了一种放松减压的休闲方式。吃过早饭,去“旧物换换乐”现场淘点宝贝,既践行了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又认识了一些朋友,既给家里备了些价亷物美的东西,又可以把闲置的物品找到新主人,使物尽其用,真是开心又放松。
家住建设路的孙先生自称是“职业换客”。自从去年10月参加了第一期“旧物换换乐”活动以来,孙先生几乎是每期必到,每个星期天上午,他都要到现场转上一圈。每次到了现场,孙先生每次都是先跟一些“老换客”们打打招呼,并热心帮晚报记者挂横幅,维持现场秩序。为此,老伴和家人经常跟孙先生开玩笑:“连周末也不休息?又要去给‘换换乐\’当义工了?”孙先生总是哈哈一笑,既开心又自豪。孙先生说,他已经退休5年多了,周末来参加“旧物换换乐”活动就是为了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顺便来“淘淘宝”,这已经成了自己休闲的一种方式了。昨天他带了十几本书和几样日用品,仅仅过了一个多小时,东西全部脱手,孙先生则收获了几盒录音带和两样小玩具。“这些小玩具回去送给楼下的小朋友们,这几盒磁带都是戏曲的,我自己留着慢慢听!”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孙先生一脸兴奋。家住文化路的李先生也是“旧物换换乐”活动的忠实“粉丝”,从今年3月在文化宫第一次参加了“旧物换换乐”以来,他已经累计参加了20多期。“我来这里纯粹是为了寻开心,然后再顺便捡点便宜货!”每次到现场,李先生总能换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李先生的这一喜好已经被邻居们知道了,现在,邻居们只要家里缺少点什么东西,都会委托他到“旧物换换乐”活动的现场帮忙找一找。昨天李先生又帮楼上的邻居“淘”到了一双溜冰鞋和一个玻璃鱼缸。
●“小换客”,在换物中成长
在最近几期的“旧物换换乐”现场,总能看到三位小朋友的身影:他们每期都是脚前脚后到达现场,并将摊位摆放在一起,一直到中午活动结束。这三位“资深”小换客被现场的大人们亲切地称为“三剑客”。
这三位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学校,张瀚文是烟台双语小学四年级学生,牟俊霖是养正小学五年级,周治含是星海艺校三年级学生。由于多次参加“旧物换换乐”活动,三人慢慢就成了好朋友。每次在现场,他们都形影不离,并相互关照,有时候其中的一个人离开,另外两位就帮他照看着摊位,无论谁的东西换出去了,三个人都同样开心。
昨天上午,面对着记者,说起参加“旧物换换乐”的收获来,“三剑客”滔滔不绝。张瀚文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性格,提高了沟通的能力。以前由于性格腼腆,他连张嘴说话都会脸红。通过参加“旧物换换乐”,他跟人交流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还学会了“推销”技巧。换物,也是一种锻炼。牟俊霖说,他通过“旧物换换乐”活动,不仅得到了锻炼,还赚到了零花钱。周治含说,他感觉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朋友,除了身边的两位“哥们”,通过“旧物换换乐”活动,他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杨春娜)本报与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中秋大型公益活动———“中秋节,想和远方的亲人谈谈”,无数祝福语、团圆梦,将中秋装点得温馨浪漫。...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