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MG记者王小丹
从2004年到2011年,被誉为烟台“城市客厅”的滨海广场已经连续三次征集雕塑方案,请专家创作,请市民出主意,但效果差强人意。根据本报8月30日《30万难求一雕塑城市客厅摆啥?挺挠头!》报道,规划部门开出一等奖30万的价格,通过媒体“网罗”滨海广场雕塑方案。然而,开奖以来,应者寥寥,仅仅收到8位市民和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意向。
扮美“城市客厅”,看来还真需要更多的人贡献“公众智慧”。
烟台人对滨海广场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在这个被称为“城市客厅”的领域里,即便不是游玩嬉笑,路过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一种身处自家美景的幸福。城市主题雕塑是体现烟台特色的标志性设施,既别具特色又有整体观感的烟台味儿应该成为城市主题雕塑的基本要求。而作为长期存在的城市地标性景观,这组雕塑应该成为烟台城市里的建筑精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为城市增色的一个经典作品,也能成为人们感受烟台魅力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生动的标志。
其实,现在的烟台海滨和一些公众活动场所里,已经有不少雕塑作品呈现给市民和游客,给城市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点缀,也被许多游客收入了自己的相机。从市民和游客的反应来看,这些精心设计的雕塑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也让人感受到了一份惊喜。
城市是我们的家,扮美自家的“客厅”,需要更多的人贡献智慧。对于城市主题雕塑的最终落成,有两点观点:
其一,对城市主题雕塑的规划和设计的慎重推敲、精心挑选是必须的,选出的方案既要体现最具代表性的烟台特色,又要体现出城市建设的水平。其二,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向来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同一件作品的认同度不同,因此,最终推选出的这一城市主题雕塑也不可能与所有人的期待相符,其他一些城市的城市主题雕塑已有先例,对此不必吹毛求疵,只需求同存异。
新闻推荐
“多亏了烟台的孙师傅,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我真本事,拜一次师傅,算是交了一辈子的朋友!”昨天上午,远在山西晋中的闫云亮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兴奋,知足的笑声里完全看不出当年...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