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明,最终体现在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诉求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文明城市,本质上就是“塑造”文明的市民。
以1993年开展的“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为起点,烟台文明城市创建已走过17年历程。17年来,烟台市通过文明礼仪推广教育等各种方式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市民们的文明素质、公共意识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中不断提高。从普通市民惯于说一声“谢谢”、让一个座位的细小转变里,人们欣慰地感觉到:在烟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加入到了崇尚文明的队伍中来。
“攻城易,守城难。”良好的市民素养,得益于长期文明城市的创建,但保持良好的城市形象,还需要继续推进市民文明素养的常态化。要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让文明内化为城市之魂。而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我们要从政府和市民两个角度出发。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应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围绕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抓住五个重点:以礼仪文明为重点,提升城市人文素养;以交通文明为重点,规范市民出行秩序;以服务文明为重点,优化地方发展环境;以生活文明为重点,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以公益文明为重点,营造互助友爱社会氛围。通过教育引导、活动推进、重点整治、典型激励、制度约束等措施,不断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培养文明习惯,努力实现城市发展与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升。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首先体现在窗口服务单位、公共活动场所和社区的文明形象上。应突出这些重点区域,进一步推广文明礼仪、强化服务职责、规范社会秩序,使之成为展示文明形象的主渠道。对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在组织明查暗访、加强督查指导、开展交流评比的同时,深化“读唱讲做”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辅导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对公共活动场所,要设计一些人性化的提示标识;对居民住宅社区,要重点加强卫生意识、秩序意识和公德意识教育。
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一位烟台人的荣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一位烟台人的责任。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公民若都能自觉遵守各种秩序和社会公德,走在街上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便口出恶言粗话,更不恶意损毁公共设施,不攀折、踩踏花草树木,从走、站、坐,穿衣、乘车、驾车、乘电梯、打喷嚏、打哈欠、打手机、看演出、看比赛等这些点点滴滴的细小事情做起,用“文明”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尽到了一个市民的责任,我们为提升烟台市的文明形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城有期,文明无期。”让我们乘着创城东风,将文明切实融入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文明之花永远盛开在整个港城!
·YMG记者李珑·
新闻推荐
16岁独自离家外出打工,有欢乐,也有烦恼,但因为心怀理想,所以他不曾迷失,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一路向前。16岁离家来烟台打工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王利鑫言谈中没有22岁男孩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