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并非一种正式职业,带有很多公益和志愿色彩,但是,没有这个职业和群体,很多社区工作往往就会事倍功半。
最近一段时间,烟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城活动。当越来越多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创城活动中时,有一个群体,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楼长。尽管多是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妈,但她们走街串户,积极动员,不遗余力,身上洋溢的那种热情和责任,就是城市文明最好的诠释。
与此同时,这些老年楼长的感慨和心声,同样令人深思。日前,芝罘区城管等有关部门走访一些社区居委会,为居民现场排忧解难。座谈会上来了十余位楼长,大多头发花白。他们坦言,希望年轻人加入社区工作。
老人有时间,性情也平和,帮居民义务跑跑腿,上传下达一下,还可以锻炼身体,充实生活,也是好事。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城市规模正以几何指数扩张,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安家落户。很多新建小区的人口组成结构,都以年轻人为主。由此类小区组成的社区,尽管也欢迎老人们发光发热,但更渴望年轻人积极参与社区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居民小区的智能化、规范化、人文化建设和管理,将成为一种居住模式主流。以往以琐碎、繁杂为特征的社区工作,自然也要跟上时代节拍,注入很多科技、文明、民主元素。老年人因为体能、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不足,在现代化社区工作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现代的年轻家庭,对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切身利益问题,都非常关心,他们渴望社区工作中能融入此类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及时准确地做好生活规划。要是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人担任楼长,因为年龄都差不多,交流起来有共同语言,很容易了解掌握真实的居民诉求,而这种原生态的民意,恰恰是政府公共服务最可靠的决策依据。实际上,很多年轻市民,并不缺少社会责任和爱心。《烟台晚报》发起的每一次社会募捐活动,年轻群体都是主流。在烟台很多义工群体中,年轻人也是中坚力量。但具体到社区工作而言,在很多人心目中,退休赋闲的大爷大妈,就是楼长的不二人选。在此,我们呼吁年轻人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投身社区工作。
新闻推荐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任晓冬李春庆蒋建武小区更靓了,生活更便利了,城市更文明了……目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正在烟台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面貌不断亮化、美化、净化,市...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