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先有了人的文明,才会有一座城市的文明。
本版文:
YMG记者侯召溪
实习生冯婵媛
文明出行、文明生活、文明做人。眼下,一起来创建美好的城市生活已成为自觉行动,市民的素质更高了,大局意识更强了,身边的感动更多了。
街头见闻———
◎老中青,你我他,满城尽现志愿者
上午10点,烈日当头。市区胜利路、市府街交叉路口,姜龙海、姜佳芾父子二人身穿交通志愿者服装,手拿小旗,正忙着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往后退一退。”“车辆别压线。”“请快速通过。”父子二人配合得很默契。
距离这个路口不远的胜利路与北马路交叉口,姜龙海的妻子也在忙碌着,他们一家三口都是交通志愿者。姜龙海说,妻子是烟台晚报义工,才10岁的儿子今年也加入到义工的行列。创城期间,他们一家三口做起志愿者。“作为市民,为这座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应该的,对孩子也是一个好的锻炼。”
不仅仅是姜龙海一家,细心市民发现,这几日越来越多志愿者走向街头。
上午11点多,市区华茂街与南大街交叉路口,几位头发花白的交通志愿者正坐在路边休息。“早上7点我们就过来了,刚坐下休息会,待会儿回家吃个饭,下午接着干。”王大爷告诉记者,从创城开始,他和社区的10余位老人每天都到这个路口协管交通,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也都60多岁了,最大的70岁,虽然岁数都挺大,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大家都自愿帮交警维持秩序。
在北马路胜利路至解放路路段,三位年轻人戴着“烟台志愿者”小红帽,右手拿扫帚,左手拿撮子,捡拾马路上的碎屑。记者要采访,他们只说是芝罘区通伸小学的老师,却不肯透露姓名。
◎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前显默契
斑马线就是一条文明线,一步之差见文明。
记者昨天先后来到南大街西南河路口、北马路胜利路路口以及胜利路市府街路口等处,红灯亮,斑马线前行人驻步等待,绿灯亮,行人齐刷刷通过斑马线。
在南大街西南河路口,一位老人带着孙子行至斑马线前,此时绿灯闪烁,红灯即将亮起。这位老人抓住孙子的手停了下来。“不差这一会儿,等绿灯再亮时咱再走。”老人说道。这位邹姓老人告诉记者,遵守交通秩序现在大家都挺自觉,他也要给孙子做出示范,宁慢几分钟,不抢一步路。交通志愿者姜龙海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多日,他深有感触地说,市民大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个别着急赶路的市民,只要一提醒也会很配合。“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大家都自觉了,道路畅通了,行车有序了,这样的环境大家都受益。”姜龙海说。
百姓体味———
◎“乱扔垃圾会脸红的”
市民的素质更高了,很多人都深有体会。“现在吧,捡拾的树叶多,垃圾很少,市民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几乎看不到。”市区胜利路一位刘姓环卫工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妈妈,这边有个垃圾箱。”正在采访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风风火火地跑过记者身边,将一个雪糕包装纸和几张面巾纸扔到了环卫工人刘师傅的清扫箱里。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她们从市游泳训练中心走过来,当时女儿买了根雪糕,可是没有找到扔包装纸的垃圾箱,女儿坚持用手拿着包装纸,要等到看见了垃圾箱再扔。
看到记者采访,小姑娘很不好意思。当问起她为啥要拿着个包装纸走这么远时,她忽闪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说:“街上这么干净,如果乱扔垃圾会脸红的。我要做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车窗映出一路感动”
市民孙清在市区北马路汽车站附近工作,家住只楚街道,每天早晨她6点左右坐公交上班。透过车窗玻璃,沿途所见所闻印证了这座城的文明脚步。
“南大街发电厂路口、建设路路口、青年路路口,每个路口都有交警和交通志愿者,才早晨6点,他们就早早上岗维持交通秩序,够感动了,都想流泪。”孙清说,志愿者们很不容易,他们的付出是在推动城市的文明进程,应该向他们致敬。创城大家在努力,城市日日在变化。同样让孙清感动的还有沿途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环境和秩序。公交站点暗藏的野广告没了,道路上破损的道板砖整修一新,路面上几乎找不到一个烟头。“大热天走在街头,清新的环境透心凉,真好!”
新闻推荐
创城,我们经常被感动, 白石街道南开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晓红:身边到处是可爱的人
“我们天天奋战在一线,经常被居民所感动。”白石街道南开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晓红告诉记者,创城让她时时处处感受到了烟台市民的可爱。“南开社区是老社区,地方不大,人挺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