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杯碎了”联想到的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著名诗人舒婷的这首《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作为诗歌评论家,舒婷的先生陈仲义认为诗歌可以介入生活、可以反映生活,当然也有可能和生活混杂,甚至与生活隔绝。
“好诗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感动,它可能带给你智性层面上的悸动,带给你精神意识上的震撼,也可能只带给你纯生理上的快感,或语言上的惊喜。”陈仲义说。
对于诗歌与生活,陈仲义以“茶杯碎了”为例做了比方。陈仲义讲道,“茶杯碎了”是生活中一件普通事,若是诗歌以“茶杯碎了”为题材,可以引申出哪些主题呢?是10年初恋的结束,是坚固情谊的破损,还是对于坚固事物的无尽追求?甚至,可以令人联想到大地震中北川六层教学楼的倒掉,而这就是诗歌介入生活的方式。
诗意的生活比诗本身更重要
“闭上双目,以最舒服的姿势仄在藤椅里,风从海面吹来,风把波浪吹到我身上……”这是大卫27日早上在养马岛海边即兴做的一首诗,他说,诗意的生活比诗本身更重要,在喧嚣的城市中有一丁点灵感也被赶跑了,而烟台是个充满灵感的城市,烟台的慢生活让自己很享受,在烟台,不写诗,就像诗人。
对于诗歌与生活,大卫认为,诗歌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写诗是寂寞的,诗歌是忧伤生活的创可贴。诗歌同样是经济的一种反映,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诗歌可以安慰心灵,比如美国的9·11,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一批诗歌奔流而出。”大卫说。
“该说的都说了,雨啊,下吧,下吧,把大海淋湿,躺着的时候,我与大海相似,站起来的时候,我是我自己……雨啊,如果我走了,就把灵魂丢在这里,它是另一片雨,它落在大海里,它轻轻地落下去,不溅起一丝波纹,像一颗心落进虚无里……”这是大卫8月27日14点19分对自己微博的更新,显然,烟台的海和海滨的雨让他诗兴大发。
大卫说,诗也是与生活俱进的,微博是诗很好的传播途径,其140个字的容量恰好可以容下一首诗。
截至27日下午16点25分,在大卫的微博上有1619个粉丝,大卫告诉记者,许多粉丝会转发自己的诗,而粉丝的粉丝再把诗歌转发,一首诗很快就被传播出去。可以说,现在是诗歌发展最好的时代。
诗歌是心灵的写照
和大卫相似,云南著名诗人陈衍强也认为诗人是孤独的、寂寞的。他说,诗获奖了,拿几万元的奖金,这都是极少数的诗人,大部分诗人是不能靠写诗来吃饭的。
写诗不能填饱肚子,那还写诗干嘛?陈衍强说,诗歌是心灵的写照,心里面窝火,写首诗抒发下,火就消了,这就是诗与生活。
“乌蒙山一样魁魁伟伟的/披牛羊皮穿麻布围棕片的/滇东北男人/从那莽莽的大森林和原始的部落走来/脚印深深地留在烈火烧焦的峭壁……”这是陈衍强《滇东北男人》中的语句,因口语化强,他的诗被称为“烟枪体”,与赵丽华的“梨花体”,车延高的“羊羔体”呼应。陈衍强说,他比较喜欢车延高的诗《徐帆》,很口语化,简单通俗易懂,这就是生活。
烟台诗坛星火燎原
“烟台的大樱桃、苹果在全国很有名,烟台的经济也发展得很快。不过,烟台的诗歌和烟台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接受YMG记者采访时,大卫说。
同样,陈衍强也称,烟台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诗人还不多,不过他认为烟台诗坛的未来将是星火燎原,大卫对于烟台诗歌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次“诗歌节”就是一次契机。
“我想诗歌节这么一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提升诗歌在生活当中的地位,把诗歌普及到民众当中去,让诗人的创造获得全民的共享,我想这样一种方式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诗歌节高峰论坛中,中国城市主题文化协会执行主席胡翔引用北京大学教授谢冕的话说。
诗歌节上,中国水草诗社社长王敬敏忙前忙后,王敬敏说,作为总部在烟台的诗社,中国水草诗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会员一万多人。这次诗歌节只是个起步,他希望诗歌节能延续下去,每年在烟台办一届,把诗人们请到烟台,让他们来写烟台,和烟台的诗人们交流,把烟台诗歌的牌子打出去。
烟台芝罘诗社社长贺宗仪说,烟台的诗人很有才华,诗歌创作也很活跃,但是诗人们给诗歌刊物投稿不是特别多,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诗歌的不多,影响力因而就小了。随着本届诗歌节的举办,烟台诗人们将拥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大家的创作热情和对外投稿的积极性也将不断提高。近年来,芝罘诗社曾多次走进学校,在大剧院举行诗文朗诵会,让诗歌走入市民生活,在大家的努力下,相信烟台的诗歌会逐渐繁荣起来。YMG记者陈潇张晋摄影报道
贺宗仪
胡翔
陈衍强
王敬敏
陈仲义
大卫
新闻推荐
二姐从老家来烟。第二天早上和她去早市,趁我低头买东西的时候,她一直往前边走边看。买完东西我放眼寻去,不远处二姐正和一小伙子说话呢,看样子还很熟络。“不...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