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宫铭源通讯员白天葛海燕)23日,市老龄办收到了一封来信,写信人是位名叫王敏芝的老人。
王敏芝老人已年过七旬,她的老伴儿在2008年因中风卧床不起,三年来,没出过一次家门,日常起居都是由王敏芝照顾,打针吃药也是由王敏芝去社区的诊所请大夫出诊。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病情略有加重,王敏芝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如何照顾老头子”成了困扰王敏芝的一个难题。当王敏芝老人从《烟台晚报》上得知9月10日至10月10日是“敬老月”的消息后,她决定写封信反映下自己的情况。
记者根据信上的地址来到王敏芝家。见到记者,老人有点意外,“子女工作忙,平时一直都是我照顾。”老人边说边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老伴儿每天小便的时间和次数。“开始我还能应付应付,现在岁数大了,给他翻个身都累得直喘粗气。”
困扰王敏芝的不光是年龄问题,她领着记者看了一下,虽然家里配有轮椅,上下楼也有电梯,可是在楼下的门口处,却只有台阶没有无障碍通道。“就因为这个,三年来老头子没出过一次门。”王敏芝说,每到天气好的时候,她都想推着老头子出去逛一逛,可一想到楼下的台阶,王敏芝就无能为力。因为行动不便,王敏芝的老伴儿三年来也没去过医院就诊,平时有个感冒发烧,都是王敏芝跑到社区的诊所去请大夫出诊。“我生怕他再得什么大病,这个楼进出不方
便。”王敏芝也曾找过小区物业,希望能在门口楼梯处搭一个斜坡,但最后却不了了之。除了出行不便,王敏芝也希望平时“能有个人陪着说说话”。因为老伴儿中风后不能说话,子女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才回家,“每天净是照顾老头子了,我也没时间出
去,有时候看着外面一些老年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我也挺羡慕的。”
王敏芝告诉记者,自己也曾为老伴儿请过保姆,但由于保姆没有受过规范的培训,照顾老伴的活最终还是落在自己身上。现在王敏芝最大的心愿,就是哪个医疗机构的大夫能够上门为老伴儿做一下检查。
(应被采访人要求,文中姓名为化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夏红尧摄影报道)中秋将至,很多单位开始购置中秋福利,而市民们也开始准备“八月礼”。连日来,记者在市区各大商场、超市以及一些粮油市场采访时发现,随着市民养...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