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龙口 > 正文

烟台市实现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全覆盖 十万场文明实践活动培根铸魂 Y

来源:烟台日报 2020-10-14 09:47   https://www.yybnet.net/

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塑魂”;看“颜值”,更看“气质”。

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实现全覆盖,村居实践站覆盖率超过85%,县级以上文明实践队伍达到1805支,文明实践志愿者超过70万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万余场次,文明新风滋养乡情;乡村文化队伍重点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人,秧歌队、舞蹈队等业余文艺团队总数超过3900支,每年文化下乡演出超过6000余场次,形式多样的基层文化活动浸润乡土;“美丽庭院”建设不断深化,一幅幅承载家风村风的多彩画卷在各村居徐徐展开……

烟台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既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激活文化、提振精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做强载体平台

倡树文明新风

让文化有价值,让宣传有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高质量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间田野。

龙口市东江街道董家洼村有一棵千年大槐树,槐树下是附近村民的休憩地、聚集地、议事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董家洼村推出“一村一路一槐树,春夏秋冬全实践”路线,组建村级“小马扎工作队”,搭建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百姓大讲堂。党员、群众、村民代表,人人都是宣讲员,新生活、新思想、新政策,次次都有新收获。“大槐树下宣讲”,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辐射到附近10多个村、数千人,成为传播科学思想的“红色殿堂”。

文明实践,全面发力。芝罘区全面推进区级、街道(园区)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居民区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区—街—居三级全覆盖;莱山区高标准打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7处、村居实践站86处;牟平区突出“一阵地一主题一特色”文明实践形式,全区所有镇街和村居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莱州市从市镇村三个层面推进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建立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1处、新时代文明传习分中心17处、村级实现文明实践站全覆盖……

文化载体建设,让乡村“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之余,有着“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福山区回里镇把29个村“村村通”大喇叭作为乡村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将惠民富民政策、思想道德风尚等送到群众身边,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很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有点困难,‘大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政策知识,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使得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了解外面世界。”迟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涛表示。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回里镇通过“党建+文明实践”,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参与文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各村纷纷奏响文明实践新“声”。

眼下,烟台市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实现全覆盖,村居实践站覆盖率超过85%。

强化活动支撑

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烟台市文旅系统派出“文化服务小分队”,利用舞台流动服务车、图书流动服务车走进乡村大集、广场等送演出、送图书、送展览。在福山区门楼大集,在?海阳市东村?,在栖霞胶东抗大广场,一幕幕精彩的吕剧表演,让观众流连忘返;市京剧院演职人员带着精品剧目《烟台解放》,(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来到海阳、栖霞、高新区等地,带观众领略胶东儿女的革命豪情,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扎根”到乡土。

基层文化阵地在拓展,地方特色文化在挖掘。海阳市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优势,鼓励并推动各村建立海阳市大秧歌文化服务队伍,烟台市700多个行政村基本上都组织起秧歌队伍和广场舞队伍,实现了“文化活动村村有”。高新区引导办事处和各村,以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为依托,常态化举办系列文艺汇演,让文化活动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惠及群众,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芝罘区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灯会、庙会、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举办“芝罘文化大课堂”“梨园荟萃·周周唱”“国韵笙香·月月戏相逢”“艺苑献萃”民间文艺团队展演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切实丰富城郊居民文化生活。莱州市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莱州草辫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三山岛街道历史文化展馆、金仓街道寨里徐家乡情馆、朱桥状元笔展示基地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示范点。

让群众自己的节日活起来。这几年,昆嵛田园文化节、胡同文化节、状元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成为了牟平区龙泉镇文化振兴结出的产业硕果,每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眼下,牟平区以养马岛、龙泉镇为核心,全力推动乡村文旅提档升级,打造了将军谷等一批融合开发示范区,建成了崑龙温泉等一批健康养生产业项目,全区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带动360家农家乐增收1亿多元。

烟台市乡村文化队伍持续壮大,两年来重点培育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人,烟台市达到一定规模的秧歌队、舞蹈队、民乐队、健身舞队等业余文艺团队总数超过3900支,形式多样的基层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文化下乡演出达到60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德工程引领

涵养崇德向善好民风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

牟平区龙泉镇组织开展“龙脉传家训、泉养育家风”主题活动,发动群众写家训、立家训,并在村内主干路设立家风家训文化墙,让好家风、好家训成为引领村庄文明的新风尚。海阳市坚持以乡风文明为引领,推动移风易俗淳朴民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全域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莱州市发挥“四德工程”引领作用。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以“孝诚爱仁”为重点的四德工程,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重大典型,荣获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美丽庭院”是承载家庭幸福、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载体。走进龙口市徐福街道大王村孟丽芝的家,水泥地面纤尘不染,宽敞明亮的客厅温馨舒适,走廊内摆放的盆景更为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用街坊邻里的话说,“孟丽芝家就像天天过年似的漂亮干净”。

烟台市引导群众树立好家风、好村风,让美丽乡村延展出更多“无形美”。在龙口市黄山馆镇,依托馆前于家村淳朴的民风、浓厚的孝德文化,打造了“孝德”“仁德”“贤德”胡同、沿街孝德文化彩绘墙和孝德广场;以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美丽乡村馆前后徐村为中心,打造龙口市家风家训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传承“爱国、齐家、修身”理念,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文明村风。“我们将弘扬优良家风家训与打造美丽庭院、选树美丽人家相结合,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效助力。”龙口市黄山馆镇党委书记麻冰冰说。

家风乡风,不只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门面,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体现。烟台市以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人居环境“三个美起来”为目标,组织实施“222”典型示范带动工程,重点培育2个县、20个乡镇和200个村,每个县都有样板乡镇、每个乡镇都有样板村,烟台市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到84.66%,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和谐的家风氛围,支撑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净利预增超5倍,“口罩第一股”大股东套现超4亿

记者|彭强编辑|口罩供应不再紧张,熔喷布价格下降,“口罩第一股”业绩增长却依然强势。10月13日,道恩股份(002838.SZ)公布业...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百年技艺的传承2020-09-23 01:47
猜你喜欢:
债权转让通知书2020-09-18 00:57
评论:(烟台市实现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全覆盖 十万场文明实践活动培根铸魂 Y)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