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莱州 > 正文

28年,真实记录历史 真诚贴近百姓 真情服务民生

来源:烟台晚报 2020-08-28 15:32   https://www.yybnet.net/

谭希光 制图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摄影报道

1992年8月28日,对于港城市民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港城烟台拥有了第一张都市报——《烟台晚报》。从那天到今天,《烟台晚报》已经陪伴了港城市民整整28年。

28年来,《烟台晚报》承载着梦想,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茁壮成长,追随着时代的进步,描摹着港城的发展,记录着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28年来,《烟台晚报》每一个脚印里都有着读者的倾情支持,而烟台市民每一天的生活中也有着《烟台晚报》的相知相伴。

成长——

纸媒不断壮大,新媒体转型成功

一路走来,从四开四版一周两刊,到四开16版一周七刊;从单纯的散发油墨香的纸媒,到纸媒、新媒体融合并进,《烟台晚报》在不断地成长,28年来我们唯一不变的是贴近百姓、服务民生的宗旨。正像烟台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烟台晚报创刊时主要负责人孙佑天所说的,“办一份贴近老百姓的报纸,让新闻更软一些,离百姓生活更近一些。”

让我们回到1992年8月28日的烟台街头,“看了烟台晚报,大事小事知道。”《烟台晚报》创刊时的口号成为当天街头上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当天,烟台晚报编辑记者全部上街卖报,这份贴近百姓生活的都市报纸,创刊当天便卖出6万多份。

28年的时光中,《烟台晚报》已从最初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成熟稳重的青年,除了纸媒,互联网大潮下,《烟台晚报》也开始试水新媒体并取得了闪亮的成绩:2015年,《烟台晚报》公众号推出,如今设置了往期回顾、招聘、现场突发、电子报等栏目,单条点击量最多的超过10万;2019年4月,《烟台晚报》抖音号也从无到有璀璨绽放,推出不到一年时间,粉丝破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超3.5亿;同是2019年4月,《烟台晚报》烟台街公众号推出,每天推送一篇文章……

互联网大潮之下,全国5000多份报纸都在努力探索转型之路,《烟台晚报》也在拓展空间、创新载体、开展跨界融合……

服务——

读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从“做咱烟台人自己的报纸”到“一切为了读者”,28年风华,《烟台晚报》一直为贴近百姓、服务民生而努力。“读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是晚报始终不变的追求。

2003年,《烟台晚报》“老于帮办”栏目创立,靠着一片爱心和热心,从一件件小事为读者做起,“老于”在市民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下水道堵了,“老于”挽起袖子帮着掏;暖气不热了,“老于”帮着跑热力公司;孩子上不了学,“老于”帮着协调学校……近20年来,“老于”为千家万户排过忧解过难,一个“老于”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百姓支持的栏目自然有着巨大的力量,市民开始加入“老于”,2010年10月份,“老于帮办”第一次正式大扩军,城管部门开通了“城管马上办”热线电话,执法大队388人全员报名当“老于”;供热公司与“老于问暖”直接连线;各大物业公司积极回应“老于”的求助;市交警女子中队全体加入“老于帮办”;还有很多普普通通但有一颗热心的市民……

如今,“老于”已经从一种行为升级为一种精神,用一次次服务他人,传递着全国文明城市烟台的气质。

2008年7月至10月,从商业区到老城区,从中心区到新建小区,《烟台晚报》“彩云在社区”记者走进芝罘区向阳、奇山、世回尧等十个街道办事处,为市民一一评点社区的问题设施,并与体育局、教育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沟通,传递市民的意愿和诉求。很快,更多的健身器材在市民家门口安上了,金沟寨、塔山小区、奇山社区、塔山泉北绿地、塔山小区小游园、奇山水库西等处都配套了健身器材,毓璜顶也增设了四处社区健身场地。

2015年8月22日,第一届“烟台晚报相亲会”成功举办,五年来,作为晚报的品牌活动,“烟台晚报相亲会”已经为港城众多年轻人、单身老年人搭起幸福的鹊桥。

28年间,晚报为读者服务的点点滴滴已经印刻在读者心里,未来的每一年每一天,《烟台晚报》还将继续做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让“一切为了读者”一直传承下去……

关爱——

给受困者前进的力量

烟台晚报是一张有温度的报纸,从1992年10月连续追踪6期为9岁农村男孩温杰发声募捐开始,28年间,烟台晚报已经数不清为多少困难读者寻求社会的爱心救助,晚报的记者,在街巷、在农家、在病床边、在灾难现场,一头顾及苦难,一头捧起爱心。

1992年9月12日,《烟台晚报》创刊不到半个月,一封寄到编辑部的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写信的是毓璜顶医院的病友,信中说病房里9岁的农村男孩温杰,患严重败血症脓气胸导致应激性溃疡并发大出血、胃多发性穿孔,生命垂危。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为治病已经花掉了两万多元,而当时烟台的人均工资仅仅200多元,两万元已经是天文数字,何况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当时的晚报记者曹玉娟到病房探望了小温杰,第二天《烟台晚报》头版刊发了呼吁社会帮助小温杰的文章……小温杰在与死神搏斗两个月后病愈出院。

1993年,一封求助信登上7月26日《烟台晚报》头条,来信人是烟台凤凰台医院内科护士石磊,其爱人是烟台市自行车零件厂职工,患尿毒症多年,因长期养病且单位效益不好,每个月仅有70元生活费,医药费也只能报销60%,家庭重担压在月收入240元的石磊身上。这封信在全市掀起了巨大的爱心潮,烟台市领导也参与了捐款,全市两万多人为石磊的爱人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

2013年,为藏族女孩丹增曲珍募集70多万元善款;还是2013年,为11岁白血病女孩李沂珊募集42万元救命款;2014年,“汤圆爸爸”救子撼动港城,18万元爱心款涌向他和孩子;2014年,莱州籍女博士命悬一线,晚报为其募集35万元滚烫的救命款……《烟台晚报》“爱心账户”里到底收到过多少善款?晚报到底让多少人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找回生活的希望?

2009年冬天,《烟台晚报》策划推出“温暖烟台”栏目,通过晚报这个爱心平台,为社会上的残疾、孤寡等弱势群体募集爱心,帮助他们温暖过冬。11年间,“温暖烟台”冬季救助活动共救助2.78万人次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618.38万元。

2009年暑假,《烟台晚报》联合市慈善总会推出高考助学——“温暖烟台·情系学子”大型公益活动。11年过去,“温暖烟台·情系学子”已经成为烟台一个响当当的爱心助学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839名寒门学子圆梦。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烟台晚报》“爱心账户”虽然并没有真实存在过,但它汇集起来的数不胜数的善款,给了金钱更为深刻的含义,让烟台收获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动人的情怀。那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并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永远在我们心间回响。

担当——

铭记历史 照亮未来

每一段历史,都会引发我们深思,启迪我们前行。在每一个重大纪念日里,《烟台晚报》都会推出厚重的特刊——2014年的《甲午殇》、2015年的《抗战》、2016年的《长征》、2017年的《胶东子弟兵》、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文字和图片回望历史,用心灵记住历史、把握历史,并从历史中汲取无穷的力量,砥砺前行!

是历史,让我们更有力量,而《烟台晚报》推出的系列特刊,正是为了让这力量更为强大!广大读者在《烟台晚报》特刊中再一次品读峥嵘岁月,重温英雄们写满苦难与辉煌的荣誉,跟随他们的脚步,不忘初心,铿锵前行!

2016年10月,《抗战》特刊荣获山东省市地报好专版一等奖;2017年6月,《长征》特刊荣获2016年度中国晚报策划报道一等奖……

不忘历史,立足当下,28年来,《烟台晚报》收获了一面面锦旗,诠释着《烟台晚报》的正义和担当,“办报为民 功德无量”锦旗来自牟平区莒格庄镇张皮村全体村民,“树敬老之风模范,促社会文明先锋”锦旗来自莱阳市沐浴店镇敬老院,“济困助学 恩重如山”锦旗来自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

2020年疫情期间,《烟台晚报》更是牢牢扛起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编辑部应对有序、组织有力,全力讲好疫情防控烟台故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并创新方式方法,做强全媒传播,放大传播效果。“疫情期间我就信《烟台晚报》。”这是大多数晚报资深读者共同的心声。

变的是不断发展壮大,变的是新闻载体,不变的是我们始终为了读者的一颗真心。28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中,28年始终如一的热情里,有太多值得珍存的瞬间,这一刻,让我们一起重温。

新闻推荐

烟台市平均降水40.7毫米 29座大中型水库安全运行 入汛以来,烟台市平均降水量390.0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54.0%,比历年同期偏多1.5%。今年以来,烟台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苗春雷通讯员毕庶刚)本轮降雨自18日23时至20日16时,烟台市累计平均降水量40.7毫米。烟台市29座大中型...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28年,真实记录历史 真诚贴近百姓 真情服务民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