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晓英,是莱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从事特殊教育二十三年了,我的学生有聋哑、脑瘫、自闭症、多动症等各种类型,让这些特殊孩子融入社会是每一个特教人心中的梦。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今天我把这句歌词作为题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这些孩子的故事。先分享一下我人生的第一封“情书”和第一声“妈妈”。说起“情书”那还是我刚参加工作时。一天走近一位男生身边,臭味扑面而来。我赶紧带他来到宿舍,帮他脱裤子。我顾不上恶心,立刻给他擦洗裤子和他身上的脏物,而他却一直捂着自己的下身。我这才想起自己还是一个没结婚的姑娘,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有点害羞了。没想到几天后,在校园里,他跑过来递给我一张纸条,展开一看,就写了四个字:“我爱老师。”这张纸条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封“情书”。一年夏天,我正在教室上课,有语言障碍的乐乐癫痫突然发病。当时情况紧急,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东西,我扒开他的嘴把自己的手伸进他的嘴里。病情稳定后的乐乐,看到我手上的血印,他竖着大拇指使劲比划:“老师,妈妈,好!”孩子这句“无声的妈妈”让我至今都自豪地说:我的第一声“妈妈”来自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我在特教岗位上用爱心铸就着我的特教梦,也获得很多荣誉,如“烟台师德标兵”、莱州市“爱德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等。但与取得的荣誉比起来,我认为对自己最大的褒奖还是孩子们带给我的那些“第一次”:第一次用僵硬的舌头弹出音节,第一次叫老师,第一次踏进大学的校门求学,智障孩子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独立购物等等。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进步,让我既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又收获了一份份别样的幸福。一个残疾儿童,影响一个家庭。教育好一名残疾儿童,就能温暖一个家庭。社会中有一些重度残疾儿童“出不了家门,进不了校门”。从2008年起,学校安排我作为负责人组织开展了“特殊儿童短训班”和“送教上门服务”。“送教上门”不仅仅是一两节课这么简单,关键是我们的定期到访给孩子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给家庭带去莫大的精神慰藉,我就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格外有意义。
新闻推荐
蔡旸初识浩洋,是在两年前的烟台,他的第一本《方寸天地阔》首发。浩洋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烟台的掌故,聊起记者生涯的见闻趣事,更多的则谈及集邮方面的打算,包括一年出一本邮书之构想。今春在济南又见...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