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浩洋,是在两年前的烟台,他的第一本《方寸天地阔》首发。浩洋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烟台的掌故,聊起记者生涯的见闻趣事,更多的则谈及集邮方面的打算,包括一年出一本邮书之构想。今春在济南又见浩洋,第三本《方寸天地阔》已然呈现在面前。捧读新书,我不禁心生感慨,感慨于浩洋的有才、有情、有趣、有恒。
他曾是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干过三年的“金牌导游”,演讲比赛上三度夺魁,主持过湖南卫视专题节目,策划组织“中美篮球对抗赛”“CBA、全国排球联赛在烟台”“中国十大歌星颁奖晚会”“烟台市十佳青年评选”等大型活动,出任近3000场婚礼的司仪……浩洋横溢的才华淋漓地播撒着,留下诸多传奇。25年前,浩洋加入《烟台晚报》,后成为这家媒体的首席记者。长年新闻工作的历练,造就浩洋快笔如刀,佳作迭出。
浩洋之才,自有天赋,更多的则是他习惯了勤奋。洋洋洒洒的妙文背后,是日以继夜辛劳的付出。2016年11月底至12月初,浩洋赴张家界、南宁、越南等地参加集邮活动,短短20天里竟写下6万余字的《冬日南行游记》。流淌在“游记”中的文字,令看客读罢深感过瘾。
他的书中不乏这样过瘾的邮文,引领我们走进“六月烟台樱桃红”的精彩、品味纪念封背后姊妹易嫁与莱州毛氏的故事、缅怀老英雄钟仁杰的英魂杰作、研读“俄国到胶东”那一组“撞崴子人”的家信。他在集邮活动中留下的大量诗作,琅琅上口,令人回味。浩洋还奉献了一出杂剧《寻找杨子荣》,展现其广博的爱好和纵横的才气。
看过浩洋主持集邮活动、邮品拍卖的人,都会对这位胶东汉子留下深刻印象。胸藏锦绣、口吐珠玑的他,风度儒雅,同时重盈着激情与豪情。
翻开浩洋的书,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温情。他给许多邮友都写过姓名藏头诗,如《贺纪墨生日》:“贺喜烟花博兴腾,祝福情谊鲲鹏风。纪元海邮浩瀚梦,墨香多增铁锚铮。生动邮弄海涛声,日月共映大洋行。快乐踏燕喜本命,乐向方寸新征程。”诗情、邮情、才情温暖着大家。
一场“等待了70多年的相会”在浩洋和《中国集邮报》编辑部的帮助下促成,“胶东战邮”首任局长戴开文之子戴文平带着珍贵文物踏访烟台,浩洋将这段“胶东战邮故乡情”的故事娓娓道来;大庆集邮家张宝宁不幸去世,浩洋第一时间写下《痛哭宝宁》,催人泪下;《郭老给我的惊喜》,描摹出百岁邮坛泰斗高贵的品格;《齐鲁会邮缘二三事情》,则写出集邮让众人结下的妙不可言的邮缘。
浩洋是个有趣味的人,他擅于捕捉生活中的情趣,并通过趣意盎然的文字呈现出来。经常看到一些邮文,把集邮者们写成了劳模,写成了抛家舍业、呕心沥血的苦行僧。一些集邮活动的报道也是公文味、八股味十足,让人难以卒读。再看浩洋笔下的“热心快乐的叶子”、“邮政小梁就是咱的神”、“龚智鹏印象”以及“军中第一集邮会士”马麟当年的恋爱故事,将一个个有温度的邮人形象立体呈现,讲叙“集邮爱好者自己的故事”,有血有肉,鲜活真实。浩洋的趣味源于他丰富的知识积累、对生活的挚爱、敏锐的洞察以及对集邮爱好的深刻领悟。集邮本身是一项快乐的爱好,浩洋将这项爱好的意趣用笔传递给人们,让读者如沐春风。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任何事情,善始易、善终难。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集邮亦然,需要专注与持之以恒。浩洋在《缘分就是默默的坚守》一文中写下:“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喧嚣浮躁的现实中,‘坚守\’是难能可贵的———它不仅是一种对理想的坚信,是黑夜中对黎明的期待,是一种坚韧品格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操。”浩洋在书中为邮缘会“默默的坚守”喝彩、为黄河集邮研究会的“坚守和快乐”而快乐、为“邮刊与主编联谊会”下调会员费之举点赞。浩洋坚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集邮人的路子是光明通达的,未来的集邮界,不会是抱怨和牢骚的温床,不会是赤裸金钱的市场奴隶。”浩洋身体力行参与“中国梦·邮乐行”公益集邮文化活动,付出大量心血。这项曾经遭受一些人冷嘲热讽的活动,现已成为一个品牌,持续了近60场。浩洋用一年多时间完成第一本《方寸天地阔》,又用10个月创作了第二本,而第三本的诞生仅用了8个月。他用“集邮加速度”继续书写着这个每年一本的“集邮随笔集”系列。
众邮人期待并坚信着浩洋会持之以恒地写下去,纵论集邮妙谛,也书写人生精彩。(作者为《中国集邮报》社社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赵烽明明川东)今年黄金周遇两节叠加,截止到10月7日,烟台市黄金周期间共计发送道路客运旅客61.24万人次。截至7日12时,共计191.3万车辆通行烟台市荣乌、沈海、威青高...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