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挖掘文化差异、留住乡情乡愁,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一份来自乡村的美丽邀约

来源:烟台日报 2017-10-13 08:46   https://www.yybnet.net/

初秋,收获的季节。漫步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青砖老巷,古船渔网,徐柏龄的百年海草故居厚重而又韵味悠长,用文化引领滨海生态,用乡愁刻画乡村记忆,向远方的人们昭示这个滨海小镇的今朝巨变。

回望黑港口灯塔与渔家文化影壁墙,白杨树沙沙作响,渔网成串,渔船成排,鱼虾满舱……寨里武家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让人赞叹称奇;

公元1017年前的竈河寨、柴胡寨、高家井、役马站……这里曾是自隋唐以来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当下,十五幅丰收图,十六幅中国梦,从稚园到寿园……南杨村的每一个角落都透着喜庆,溢着希望;

谁家的“福气”上了墙,哪家的“鱼儿撞上了网”、“年年有余”、“五福临门”、“四季平安”的剪纸文化,写意着徐家村村民富庶而愉悦的美好生活……

让人沉醉的画面,源自于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执着追求。“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持续发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王晓君说,从2013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又投资500多万元对美丽乡村建设着重进行提档升级。

这是一份来自乡村的美丽邀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这是对一方百姓的承诺:使每一个村庄真正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扮靓乡村不停歇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南杨村村民杨少杰的相册里有两种照片,一种老照片,一种新照片。

老照片上,凹凸不平的村路上,雨鞋踩出的泥印子,似乎藏着什么难以言说的故事。新照片上,推门就是通往村口的水泥路,笔直宽敞。

照片本身不会说话,但新老照片放在一起,便无声胜有声———现在的乡村已经大不同了。

在南杨村,牛车拉麦,小伙赶车,姑娘们摘果,孩子们捡穗……一幅幅,一幕幕,时代的记忆徐徐在房前屋后打开,当年的牛车,当下的汽车;曾经的艰辛,如今的富庶……在墙上成画成景,色彩亮丽而又温暖,场景温馨而又平实,亮了南杨的金秋十月,也暖了金仓的万张笑脸!“现在的日子你要再说不知足,那真是说不过去,以前种地,那是一年忙三季,现在一季庄稼三五天就进了仓,耽误不了海上的活,两下来有收入,”虽说是八月节刚过,地里的玉米秸泛着黄,但看着进了自家庭院的老玉米,颗颗金黄,籽粒瓷实,杨少杰抑制不住满脸的喜悦,“赶上年节,都能清闲地坐下来,吃着咱当地的海鲜,喝上两口小酒,好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

不知从何时开始,无论是回家探亲的远方游子,还是逃离城市的青年游客,都喜欢上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农村。有人发现农村美了,越来越多的游子开车回乡。“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往老家跑,一年半载地要不回来趟,从心里觉得慌儿。”在哈尔滨退休的杨芝婷阿姨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是亲眼看着村里的变化是年年回来,年年不一样,现在乡村的日子一点都不比城市差,要不是考虑到现在异地就医的问题,她会毫不顾忌地选择回乡居住,“今年回来,村里又是大变样,特别令我感动地就是那一幅幅农家丰收图,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割麦、脱粒、打场的时光。能将这些时代的记忆绘图在墙,美了环境,也暖了我们这一代的心,同时也对下一代是个教育,可见我们的建设是用了心的!”

丰收图、中国梦、从稚园到寿园……南杨村的每一个角落都透着喜庆,溢着希望。一笔一画都触动于心,一景一物都透着心思,而当你沿街走巷,一路行来,步入寨里武家,则是另一番景象。

时间回到2013年11月份,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从生态滨海、幸福金仓这一总体发展定位出发,本着“全域推进、美化人居、培植旅游、传承文化”四大原则,对每个村庄进行了科学定位和全面规划,清垃圾、清沟渠,改厕所、硬化道路,绿化乡村,一场美丽乡村建设大戏拉开帷幕。

2014年,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已超过2800万元,当年实现街道14个村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覆盖。

2015年,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决定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契机,投入资金1500万元,对南线村庄进行了着力提升。

2016年,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着眼于提升节点功能,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一条滨海风情街、三个黄金风格主题广场。

2017年,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投资500万元,突出拆旧建新、三清一补、一村一品、选树标杆四大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提档升级。文化留根“一村一品”刻画美丽乡愁唯有乡愁最难割舍,唯有乡情刻骨铭心。

行走马坊村,村内的仿古木栏排列有序,街巷的路基整齐划一,位于那文化广场的坊间传说连环画手绘墙则令村书记刘永浩百看不厌,“别看咱村不大,那是有历史渊源的,当年隋唐时期征讨高丽,所有驿马就是从咱们这上船的,而这坊间传说中的七枝槐,只要是六十岁以上的人都见过的。”

马蹄拱门、仿古影壁、百马图、坊间故事墙……“你说人是怎么画的,就看着那么随便几笔,那马就活了。”马坊村民王换春正在自家的院外站着,远远地看着画师构图,兴奋地对记者说:“想想以前的马坊道路是坑坑洼洼,到处是破破烂烂,你看看现在的马坊,看看那都舒服。就连墙面现在都这么漂亮,而且一看就知道是我们马坊。”

王换春告诉记者儿女都在城里住,几次让她也跟着去都被她拒绝了,“不是我说好听的,我们现在的马坊给城咱也不去。前段时间这不是清理‘四大堆\’嘛,我们可都是积极响应,你说为了咱能干净整洁,这样的好事能不配合吗?”清理“四大堆”,不让乱堆杂草,生活方面会不会引起不便?曲秀凤说,不会,四大堆的清理只是让她的生活感觉更加舒心了,现在再加上这墙画,人都感觉生活得高雅艺术了。

行走在金仓,每个村村内主干道显眼位置,都有独特的乡愁印记。在北杨村,以海草房为主题,修建了海草房景观文化展示角。在徐家村,突出剪纸文化,集中展示中国风。在马坊村,建造一处马头雕塑,翻新了骏马手绘画墙面,弘扬龙马精神。在仓西村,以仿古青瓦造型小墙展现古风古韵。在仓北村,以三维绘画集中展现十大海鲜。

在北杨村一处海草亭里,在青岛上班的刘颖偶然一次经过这里,就被这里的海草亭、海草房所吸引,每每得空都会驱车赶过来,沿着老街走走,拍上几张晨曦下的海草房,累了斜倚着海草亭读读书,静上一静,这忙碌了一周的疲惫就散去了,整个人都会感觉轻松舒畅了许多。

海草亭、老胡同、剪纸、海草房旧居电影墙、3D立体百马图、灯塔文化、丰收记忆……这一系列的乡情记忆,无论是在构思还是在材质的选用上,既考虑到了经久耐用,又考虑了立意新颖,并迎合了一村一品乡村建设主体布局,而这一切的呈现无论妇孺老幼皆能读得懂,看得透,行走其间,感触收获颇多。持续发力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随着美丽乡村的持续推进,“不进城,去金仓”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乡村寻根的真实写照。这个自古渔耕的村落更是实现本土文化与时代风韵相融相契,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建设画卷,向世人诉说着这方土地的生机与希望。“黑港口、太平湾、芙蓉岛自古就是兵家要地,远的不说,这里就曾经是革命人士郑耀南开展抗战革命活动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当年很多急需军需物资也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寨里武家村支部书记武兆斌说,“现在咱们辖区的14个村,村村搞建设,村村搞硬化,路宽了,灯亮了,村民的幸福指数高了,然曾经的革命历史我们不能忘,我们村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淞沪战役的村民就有十多人,这不光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荣耀,而黑港口灯塔的重建,更给了我们一种前行的动力和从不曾缺失的光明精神。”

高耸的灯塔,匠心独到的海洋文化影壁墙,再加之老木镶嵌的海洋文化写实长廊,两两相迎,两两呼应;走在黑港口灯塔与渔家文化影壁墙的步行青砖路上,白杨树沙沙作响,渔网成串,渔船成排,鱼虾满舱……渔家人的质朴和勤劳历历在目,渔家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让人赞叹称奇。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金仓全面发力。

———拆旧建新。汪里村拆除了破旧场院,新建了46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武家村拆除了简陋养猪场,修建了200米的仿古景观文化墙。仓东村对南北主街沟渠、街面进行了全面清底。———“三清一补”。对房前屋后“四大堆”、绿化带蔬菜杂草和各种野广告进行彻底清除,按照“见空插绿、应栽尽栽、不留空白”的要求进行高标准绿化补植。

———选树标杆。在仓南村,突出海韵渔风,修缮了广场入口处鱼形灯饰、船形文化宣传栏、中心海草房和海洋生物雕塑等景观。突出民居风格,通过规整仿古门楼、民居青砖勾缝、装点扇形国画等方式打造别具一格的渔家风范。同时,更新了党建文化宣传刊板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内容。

来到仓南村文化广场,看到的是生动活泼的海鲜雕塑,错落有致的绿色灌木,加上莲花池、廊桥、假山石等景致,在这里,四季有好景,年年有花开。除此之外,广场上还修建了健身区、图书区、娱乐活动室等,村民不仅可以赏花阅景,还可以健身唱曲。难怪村民们都说,如今的仓南村,环境宜居,民风淳朴,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住在这里,无比幸福。

近几年,农村群众文化宛若百花齐放,村村有大戏,村村响舞曲,村吕剧团、村秧歌队、村舞蹈团,小乡村里是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不断……而文化广场则成为了村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齐聚文化广场,载歌载舞,欢庆美好生活。“原来这就是一块废弃的场地,现在变成了我们老百姓的文化活动广场,为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极大地方便。”西尹家村村民尹晓芳说,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西尹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宽敞了,村庄变整洁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

金仓乡村,正以自己的特色不断发出美丽邀约。YMG记者李仁通讯员王爱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8天长假加班费最少可得1664元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国庆中秋8天长假,有不少劳动者仍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昨日,记者从人社部门了解到,在市区工作如果8天都加班,不调休最低可得1664元的加班费。4天加班须付3倍工资按照国家规定,1...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挖掘文化差异、留住乡情乡愁,莱州滨海旅游度假区(金仓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一份来自乡村的美丽邀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