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来源:济宁日报 2017-09-01 09:44   https://www.yybnet.net/

颜廷芳公元约1155年,一代词宗李清照在清冷凄苦中离开人世。

作为一代才女,她的命运是多舛的。强虏入侵,山河破碎,一家人颠沛流离,生离死别。朝廷内部的新旧党争,以及主战和主和派之间的争斗,都平添了许多乱象。还有她那羡煞世人的爱情生活,转瞬间变成了天人阻隔,最后只落得孑然一身,直到地老天荒。因此,才有了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世间女子皆多愁,更何况是一代才女。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词写的多是伤春怀远、自然景物和离愁别绪。自然率真地体现出女性纯真细腻的生活灵性。后期词写的多是家国情怀、慨叹身世、怀乡忆旧的伤乱词、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这些融合着家国之变和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和灾难时代的真实映现,也是她所有“愁丝恨缕”的根源。

公元1127年3月,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康王赵构继位,不久便逃到了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君王和臣子都瑟缩在江南一隅,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这时,又不断从北方传来消息,前线官兵不是战败逃窜,就是损兵折将。此时的李清照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终于发出了“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坤”的呐喊。可叹的是八百年以后的大宋王朝,同样是江山摇落,却没有了像东晋王导和刘坤这样的侠肝义胆且深谋远虑的忠臣良将。面对此情此景,壮志未酬,豪情满怀的李清照,没有办法不愤慨。

不要认为,李清照只是个纤弱的女子,人似黄花。其实,她既有婉约之心,又有豪迈之情;既能煮酒写诗,又能伤时感事,壮怀激烈。公元1129年,御营统制官王亦在江州起兵叛乱,江东转运副使李谟,果断平息了叛乱。事前,李谟已将平叛之事报告了江宁知府赵明诚,赵明诚闻讯后,抛下了全城百姓和他纤弱的妻子,只带了两个随从连夜缒城逃跑了,此事让李清照大为失望。不久,赵明诚和李清照路过芜湖天门山,在乌江镇游览西楚霸王项羽庙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那感天动地的凛然风骨和浩然正气,直令鬼神陡然变色。那些丢弃大片国土,苟安江南的统治者,那些缺少骨气和担当的大臣们,还有那个江宁知府赵明诚,读了这首诗,又该有何感想呢?

公元1133年5月(绍兴三年),朝廷派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去慰问被囚禁于北方的徽、钦二帝。李清照作《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为韩、胡二公送行。诗中写道:“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在诗中,李清照深切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黎民的关切和怀念,对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王朝的强烈不满,对韩、胡二公直入黄龙城凛然正气的讴歌与崇敬。诗人不是政治家,但她能以政治家的眼力,对敌我形势及对敌斗争策略,提出颇为精到的见解。诗人是一个柔弱女子,如果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她欲将血泪寄山河,这是何等的气概和担当。十分巧合的又是八百年后,同样的兵荒马乱,同样的风雨飘摇,横眉冷对的鲁迅,无意间应和了李清照,写了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这也是文人该有的气魄和胸怀。

公元1135年(绍兴五年),李清照避乱流落金华,独自来到金华城南婺江北岸的八咏楼,眺望东南胜景,于是又感慨万千地写了那首《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原本,登高望远应是逸兴壮采的。可是,现在山河破碎,徒成半壁,但凡有气节的大宋子民,登楼遥望北方,都会生出无尽的悲愁,何况又是爱国词人李清照呢。

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到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过数次起落。先是其父李格非受党争之祸罢官返乡,后是她自己以罪臣之女的身份被迫离京。本以为云开雾散后日子可以安稳下来,却不料赵挺之罢相后溘然长逝,赵明诚也成了庶民。可李清照还是挺了过来,而且,她把生活过成了诗。

我们喜欢李清照,只因是在她才思的背后,更有率真孤清的性格,悲天悯人的心肠,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上天并不因此垂怜与她,而是在她需要眷顾的时候,将她抛向了荒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辞世。这年冬天,李清照去投奔弟弟李迒。李迒是皇帝近臣,在高宗逃亡的时候,始终不离左右。这狼狈的高宗皇帝,其逃亡路线很是曲折,他从建康先到镇江,又从镇江到越州(绍兴),从越州到明州(宁波),又从明州到台州,然后又从台州到温州。建炎四年夏,金军从江南撤军,他又折回了绍兴。这条漫漫风雨路,李清照默默地跟随着,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绍兴元年(1131年)初,李清照抵达绍兴,很快见到了弟弟李迒。姐弟相见,欢喜自不必说,只是谈起故人,两人都不胜凄凉。“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春残)”。思乡和思人的心绪笼罩在心间,挥之不去,成了伤。因为百事无味,梳头的时候竟怪头发太长。梁上的燕子终日呢喃,诉说着自己的幸福。而她呢,只有冷暖自知,独自吟唱。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太守。尽管莱州离青州并不远,但是,对于李清照来说,只能独自品尝这离别的滋味。两人相守的日子,煮酒烹茶,留云待月,似乎寻常。一旦离别则思念成霜,特别是又到了重阳佳节,于是落笔成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写好后,又寄给了赵明诚。赵明诚对这首词赞叹不已,却又不甘示弱,于是闭门谢客,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好友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所有词里面,只有三句绝佳,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的绝妙之处,在于用寻常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离思凝重的感人意境。再如《永遇乐》(元宵),“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浓浓之情,把一个孤苦伶仃,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一睹难忘。

李清照的词,擅长白描,善用口语,不艰深,不庸俗,给人以清风雨露之感。更令人称道的是,李清照在词中倾注了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她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由于大臣的挑唆,宋高宗认为,由赵挺之参与编修的《哲宗实录》皆是奸党私意,不能扩散出去。而恰恰是赵挺之在当编修的时候留了抄本,后来由赵明诚保管,赵明诚去世后,由李清照倾心呵护。不曾想,在历经流亡颠沛之后,皇帝严令缴进此书,而且还点了已故赵明诚的名。本已暮年的李清照,只想清静度日,却还是不得安生。这无疑是在她渐渐愈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于是,忧愁又飘然而至。“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词的第一句截取“风住尘香”的场景表现春尽,眼前的景色与词人的厄运相似,美好的春色被恶风扫荡无余,幸福的生活被战乱全部断送。第二句含蓄地表现词人情绪的恶劣。第三、四句则是纵笔直抒胸臆,以极其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万事皆休的心理状态和“欲语泪先流”的内心痛楚。下阕宕开,写泛舟春游的打算,然后又转到“愁”。“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无形的愁化为有分量的形象,是千古传唱的佳句。还有如《声声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皆字字血泪,动魂惊心。这止不住的“千行泪”,无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和“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全是情挚意浓的词人根植于真实生活的感受和发自肺腑的声音。

李清照的晚年,在杭州度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那些年,她的词里满是凄楚与哀愁。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生性多愁,更主要的原因是江山只剩半壁,朝堂上的人们已无心收拾。故园北望,路途漫漫,曾经盛放年华的地方,已成为异乡。好在那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常被人唱起,她的词和她的名字,将会被人永远铭记。

新闻推荐

莱州夏邱镇开展讲党课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孙芳菲夏源众YMG记者刘洁)日前,莱州夏邱镇围绕“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一主题,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为什么要抓党建”和“如何抓党建”以及“如何从党性觉悟的高...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六十年前去中考2017-08-25 09:01
评论:(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