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的鬼子,黄县的嘴子,蓬莱的腿子。”这句带有调侃意味的顺口溜在胶东地区可谓妇孺皆知,说的就是三座古城之间的人文差异,其中,莱州人的头脑聪明是数百年来民间公认的。本期“发掘烟台历史建筑”继续莱州之旅,就通过那些老房去看看“掖县的聪明”是怎么流传开来的。
莱州东南隅社区
莱州文史研究学者程皓
狭小弯曲的胡同,纵横交错间,串连着几处仅存的老宅故事。作为古莱州的印迹,它们隐藏在繁华城市的角落里,也承载着莱州古邑深厚的文化底蕴。
【探寻】600年历史节点上的社区
记者本次的目的地位于莱州城区南部文昌路街道的东南隅社区,看着眼前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和整洁的门头店铺,很难想到这是一处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东南隅”的历史与莱州古城同龄,明洪武四年(1371年)莱州卫指挥使茆贵奉命改建旧城,新城竣工后,将城内十字分界,东南角得名“东南隅”。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莱州重要军政部门的驻地,如明代的卫衙门,清代的守备府、提督府都曾设立在此。
然而星转斗移,经过城市化后这里已经丝毫看不到传统的元素。“明朝是这里最辉煌的时期。”见记者有些失望,莱州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刘国庆说起了这里当年的样子,“这里曾有很多的古建筑,包括城墙、鼓楼、牌坊、庙宇、祠堂及宅第等。可惜,大多已毁于近代战争和‘土改\’、‘文革\’等运动,想来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如今,这里遗留的明清古建筑已屈指可数。”
挖掘和发现不正是此行的目的吗?于是记者步行通过一片平房区,寻找历史遗留的幸运儿。然而过程并不轻松,狭窄弯曲的胡同,满目皆是即将旧城改造的破旧和疮痍,道边堆放的垃圾和在泥泞土路上撒欢的土狗,让人不禁在想,“这座棚户区里怎么可能找到有价值的历史遗迹。”
【惊艳】百年冬青守候的精致小院
正当心灰意冷时,记者已走到一条小胡同的尽头,忽然发现地面变得整齐起来,小石块铺成的路面因为时间的冲刷变得滑溜溜的,顺着小路一拐弯,顿时有了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个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传统漆黑的大门前,长着一颗高大的冬青树,粗壮的主干将近2米高,茂密的树冠更是拂过了建筑的外墙,这对于看惯了绿化带里低矮冬青的人来说,眼前的大树绝对值得感叹一番。“这颗冬青树已经100多年了。”说话的是房屋的男主人宿发昌,今年已经72岁,在老人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这栋老宅———这是一座别致的小院,虽然古旧但异常地干净,种植着的各类花草树木,看得出都是经过老人精心修剪的,加上别具特色的门楼、雕花、飞檐、斗拱,古色古香,极尽精美,一股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
主人宿发昌从小就住在这里,他告诉记者,这栋宿姓老宅至今至少已有150年的历史了,自己的祖先做官经商,在有了一定积蓄后,便盖了这座老宅。据老人介绍,老宅原有正屋5间,东西厢房各3间,后来由于附近要建公安局宿舍,便拆了东侧两间正屋和东厢房,但现留下的房屋仍大体维持了它旧有的风格。
虽然几度风雨,但幸存下来的部分依旧老当益壮。屋顶是房屋损耗最严重的位置,但这栋老宅的瓦片多年来没有更换过,在阳光下透着老玉般的淡黄色,给建筑增添了一份岁月的质感。走出这个一尘不染的小院,不由为老人对其倾注的爱而感动。或许正是因为像宿发昌这样老人的默默坚守,才让那些至今仍隐于高楼背后的古宅而显得弥足珍贵。
【挖掘】历史街区仅存3处老建筑
在东南隅小十字口巷100号,记者还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中期古宅。这里原是掖城一位姓王的大户人家府第,后来“斗地主、分果实”,这座古宅便流落到寻常百姓手中。难得的是,这座掩映在高楼林立间的古宅至今完整地保持了原貌———面阔五间,青砖小瓦,黑漆的高门楣,红色的小格窗户,出厦,屋檐下还有4根高大的明柱……这些都是典型的旧式厅房特色。古宅现在的主人赵家明是掖城名门———东莱三凤家族的后裔,以现住的厅房为中心,向东原来还有厢房、磨房、碾房、场院以及当时雇工的住所,向西则是老宅的正门,一进门便是书房和会客的地方。“要不是因为当时家里不宽裕,这些老式的东西也就早换了。现在住的时间久了,对房子有了感情,也不愿意换了,这房子200多年了。”赵家明坦言,家人能得到这座古宅,又将其保留如此完整,并非有意为之。“我们一家原来住东南隅村南,1958年大炼钢铁时,家里的房子被用作炼钢铁的厂房,家人便没了住处。恰逢王家的老宅向外出租,我们家便同村里另一户人家分别租了老宅一间房暂时住了下来。”后来,老宅的主人要外迁,有意卖掉,赵家人便东挪西借,倾尽所有,凑够1000多元买下了这座老宅,这时已无财力再去翻新古宅了,所以就连室内的锅台、地上的青砖都不曾动过。于是,这座老宅就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
由于古宅几经易主,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历史了,人们也只是知道这座古宅的老主人以前是从事“钱桌子”(钱庄)生意的。通过赵家明,记者得知,原来东南隅村不少老宅,但现在一共剩下3处了。可惜的是,相邻的张氏家族的宅子除了保存完好的老门楼之外,其他附属建筑都进行了改动。据老屋现在的主人介绍,这座老宅也有200多年历史了,他是1953年跟随祖母和父母搬进这里,搬来之前,这座古宅曾被中学用过。由于中学要扩面积,因此老宅屋檐下的明柱被拆除,正厅向外扩大,室内的墙壁也都被拆了。听老人讲,这座古宅的祖上是地主,家里拥有200多亩良田,雇佣的长短工也有十几人。
【感叹】“明代半朝官”留下的遗憾
其实,就像刘国庆说的那样,东南隅最鼎盛的明清时期,这里像王家府第那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建筑不胜枚举,究其原因,还是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曾有‘明代莱州半朝官\’的说法,历史上出过105位进士,宋朝宰相吕蒙正之吕氏一门三相,明代吏部尚书赵惠之‘赵家一门三尚书\’,甚为罕见。”刘国庆告诉记者,仅东南隅就出了一代名臣、明大学士毛纪,清代著名语言学家、书法家翟云升,清末著名的书画家、学者张士保等名人。关于这方面的历史,一度被莱州街头大大小小的鼓楼石牌坊所承载。莱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曾对此做过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他感叹地说,“昔日,当你来到掖城,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雄伟高大的鼓楼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座座石牌坊。”
据《掖县全志》、《四续掖县志》记载,时县所立牌坊为128座。在莱州府掖县城里73座牌坊中,其中和科第、仕宦有关的坊即达60座。其中:举人坊16座,中举者17人,其它坊涉及中举者5人。共计中举者22人。此外,为出仕为官者所立的“仕宦坊”达20座,因子孙出仕为官受到封或赠赐爵立坊者,所立“封赠坊”13座……“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莱州人聪明的原因之一吧。”值得一提的是从东南隅走出去的明代名臣毛纪,在家乡就立有4座牌坊。据记载,毛纪有学识,为官清正,敢于直谏,在朝中德高望重。至今,民间仍然流传着毛纪的不少故事,许多村民都能娓娓道来。据说,《聊斋志异》中《姊妹易嫁》的故事主人公———相国毛公,即是以毛纪为原型讲诉的故事。近现代据此改编有同名吕剧、电影,让有关毛纪的传说更加流传开来,足见其人影响之大。遗憾的是,文革中所有的鼓楼牌坊被彻底地拆除完毕。“这些老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研究封建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经济发展、建筑发展的资料,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张玉光呼吁应该更好地保护正在消失的文物,“每一个人都应该来珍惜文化遗存,保护那珍贵而脆弱的文化。科学地规划、保护刻不容缓,时光的脚步匆匆,已容不得再存质疑!”YMG记者邵壮通讯员王杨栾晓东吕冬梅徐小惠摄影报道
宿姓老宅
新闻推荐
“邻里团结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在莱州市沙河镇政通路两旁的灯柱上,悬挂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灯箱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今年以来,沙河...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