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蓝关戏窝”一直在坚守

来源:烟台日报 2013-11-11 17:52   https://www.yybnet.net/

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被誉为古代戏曲“活化石”的蓝关戏备受关注。7年过去了,“活化石”的传承状况如何?记者日前走进“蓝关戏窝”———莱州市金城镇东季村,进行了采访。

古代戏曲的“活化石”

“俺这老大人,你要听言,这背景别贪,贪来贪去难以成仙……”日前,在莱州市金城镇东季村文化活动中心,铿锵、婉转的戏曲声此起彼伏,东季村的一群老戏友又聚到一起,唱起了蓝关戏《东游记》中的《度文公》选段。“有空的时候我就和这些老年人聚在一起,一块儿唱两句。”已经七旬的季祥林大爷告诉记者,蓝关戏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大人学唱蓝关戏,到现在已经和蓝关戏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现在村里大部分会唱蓝关戏的老人都是他教出来的。

季祥林说,蓝关戏又名“南官戏”、“脸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蓝关戏是元代时盛行的弋阳腔在吸收了胶东民间曲调及其它成分后长期演变而成的一个剧种,是弋阳腔在胶东的一支遗脉。明朝初年,弋阳腔开始流传全国,后传到北京。清朝乾隆年间,弋阳腔与北京语音结合衍变成京腔。当时,莱州在北京经商的人很多,特别是龙埠、东季村一带,早年在北京从事估衣行的商人为了招徕客人学唱京腔并带回老家,从而在胶东播下了蓝关戏的种子。经时代变迁,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弋阳腔早已销声匿迹,但在莱州民间,保有弋阳腔原始风味的蓝关戏却幸存下来,它的存在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依据,被称为“活化石”。蓝关戏主要流行于胶东半岛的莱州、招远两市境内,其中,地处莱州北部的龙埠、东季、马回沟、李家疃及与招远相毗邻的金岭、蚕庄、小河头等一带村镇,是胶东蓝关戏的重要发祥地和极富盛名的“蓝关戏窝”。

十里蓝关音不同

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盛于道光年间。清朝道光初年,也就是1821年的时候,相继涌现出以莱州龙埠村、东季村村民为代表的一大批专攻此业的会唱者,那个时候的蓝关戏处于极盛时期。而蓝关戏能在胶东立足并兴盛,源于当地人对这个戏种的喜爱。“一人唱万人和”,季祥林说,蓝关戏与山东传唱较多的吕剧、京剧有很大不同,听起来既幽雅纤细,又粗犷豪放,颇具诗意和交响效果,唱起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蓝关戏的演唱有些特别:一个人在前面独唱,前面的人唱一句,后面的几个人就跟着“哎吆”、“呀呀”地帮腔,演唱过程中只有锣鼓在旁边敲得锵锵作响。几百年来,蓝关戏就是以“干唱为特点的徒唱”形式存在,其中的“帮、打、唱”三位一体是这个剧种音乐的三大支柱。唱腔是蓝关戏音乐的主体。蓝关戏常用的唱腔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昆调、赞子、哭五更、说书调等;帮腔的演唱真声(大本嗓)和假声(二本嗓)相结合,既幽雅纤细,又粗犷豪放,颇具诗意和交响性,为无伴奏干唱的蓝关戏增添了活力和光彩;打击乐是蓝关戏音乐的另一显著特征,它以独具的气势,鲜明的节奏,进一步强化了蓝关戏的艺术特色,流行于当地的戏谚有“半台锣鼓半台戏,没有锣鼓没有戏”,可见打击乐在蓝关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十里蓝关音不同,音同唱不成”虽都同出一脉,但蓝关戏在莱州不同村居有不同的艺术特点,东季班以演《东游记》为主,被称为“文蓝关”;龙埠班以演《西游记》为主,被称为“武蓝关”,皆受到群众的喜爱。蓝关戏在当地不仅有“抢老婆橛子”的魅力,还有“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东季的蓝关上了台,邻村的婆娘跑掉鞋”、“闺女外甥鸡,不如蓝关戏”之说,可见当年蓝关戏的群众基础是多么深厚。蓝关戏的剧目有近百出之多,剧目的来源一部分是根据中国元末明初的古典章回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另一部分是根据《东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当地艺人还精编了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小戏《刘客钓鱼》、《绒花记》等。

口口相传,传承难

历经数百年,蓝关戏也是步履滞缓,这种古老的剧种由于流传方式及朝代更替等多种原因,目前村中只有部分老人会唱。“口传,都是口传,一代一代口传。”季祥林告诉记者,作为古代戏曲的“活化石”,蓝关戏没有什么剧本,世代口传,现在他们唱都“只是靠脑袋想”。传统的蓝关戏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以家族封闭式纵向传承为辅,几乎没有完整的戏谱。这种古老的剧种都是师傅口传心授给徒弟的,师傅没词没谱,戏文全在肚子里,徒弟还没学全可能师傅就去世了,“这种戏就断了档”。莱州没有专业的蓝关戏剧团,过去的戏班子也多半是村里的业余爱好者在农闲季节临时组建的班子,演出的地点多为本村的神庙或临时搭成的戏台子。流行于莱州乡野的蓝关戏班社由来已久,历代相沿,成为传统。其班社属业余性质,半农半艺,农忙务农,农闲传艺,这种班社又常称“脸子班”、“拨脸子”、“耍儿会”等。缺乏专业的剧团,也是导致蓝关戏没有系统流传的原因。“现在很难看到一整出蓝关戏了,很多老艺人和‘蓝关通\’相继去世,尚在的老艺人年事已高,有造诣的中年演员也因长期辍演在艺术上明显退化……”季祥林说,传承数百年的蓝关戏有成为绝唱的危险,蓝关戏面临失传,而东季村的季祥林组织的蓝关戏也面临严重“老化”的问题,“现在剧团就二十多个人,最年轻的五十八九岁。”

为把这古老的剧种保护下来,从2003年开始,莱州市文化部门组织专人对蓝关戏进行了搜集、挖掘、整理。2006年,政府又划拨专款普查、保护蓝关戏,并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对蓝关戏的业余班社及代表艺人进行扶持和保护。2006年,蓝关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蓝关戏的忠实爱好者,季祥林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东季村成立了蓝关戏剧团,经常邀请村中老人一起排戏、唱戏,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喜爱的蓝关戏。“咱得把这个剧种一代代传下去,别把它丢失了,丢失了怪可惜的。”季祥林说。目前,季祥林正在莱州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进行莱州市第一本关于蓝关戏的专著———《蓝关系音乐研究》的创作,希望能对蓝关戏的传承发挥些许作用。YMG记者邵壮通讯员王杨王松凤徐小惠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全面启动史料物品征集工作, 莱州红色文化奏响“全民总动员”

本报讯(通讯员潘书民任炳全王杨YMG记者李仁)眼下,一场红色文化征集“全民总动员”正在莱州开展。市、镇、村三级广泛采取工作人员上门征集和居民自行...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蓝关戏窝”一直在坚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