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西,看那个水漂,就把船停到那里。”18马力的小渔船上,吴有良指挥着他的搭档施国周,驾船驶向海洋牧场离岸最近的一个工作区。那里水深只有7米,而吴有良的最高潜水纪录为15米。“深处,离岸远,水压大,不敢带你们去。”吴有良憨憨地说。
今年41岁的吴有良是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洋牧场员工。从1999年成为“职业水鬼”后,他的工作就转到了海下。在那里,他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潜水员”,还有一个规范的称呼叫“海洋牧场管理员”,但他更喜欢别人喊他“老三”。
“牧场海域面积1万亩,在那里,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共放养了15万斤海参苗。这些海参的管理、收获全靠吴有良。”明波水产办公室主任王晓梅说。
“从这里把脚伸进去,然后拱头。潜水衣的穿着顺序跟普通衣物不同,小心点,别刮破。”到达既定海域,吴有良仔细地指导记者穿上潜水衣,又拿来专门的橡皮筋,将潜水衣胸部牢牢缚住,“现在水凉,只有13度左右,一旦进水,人就受不了。同时身上必须穿上保暖内衣和毛衣毛裤,否则很容易在水下抽筋。”
每年5月份海参收获季节,是吴有良最忙的时候。“每天在海底的工作时间长达5、6个小时,很辛苦。”王晓梅告诉记者,吴有良的薪酬结构由底薪和提成组成,提成根据捕捞量进行计算,最高时一个月工资可达上万元。“平时的工资没有这么高,只有5000多元。”吴有良说。
在莱州,月薪5000已属于高收入阶层,但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这个职业的高风险性。“技术再好、经验再丰富,也不敢保证不出危险。”吴有良说。
吴有良水下工作需要的氧气,由船上气泵供给。深入海底后,他与船上唯一的联系就是那根橡胶气管,而橡胶气管由他的搭档施国周负责。“搭档间必须有足够的信任和默契。”施国周说,一旦人下水,那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都将切断,“只有海上冒出的气泡,证明他还活着,一旦出现险情,全凭自己处理。”
“下水前,先要使劲儿压出潜水衣内的空气,否则你只能漂在海面。”吴有良边跟记者示范边拎起一串21斤重的铅坠系到腰间,“这是很重要的部件,没有它无法下潜。铅坠的重量根据‘水鬼\’的体重确定,主要靠增加负重,减少水的浮力,便于下潜。”
跳入海中,原本平整的潜水衣再次膨胀。“这次要从袖口放气。”吴有良高举双手,在水中示范。
顺利潜入水下3米,记者开始感到剧烈头痛,双耳也“嗡嗡”作响。“3米是一道坎,没经过培训的人70%都卡在这。出现不适,可以按住面罩,使劲擤鼻子,觉得正常后再下潜,否则只能放弃。”下潜中,记者想起了吴有良下水时的技术培训,并赶快采取措施,最终平衡了水压,头痛感和耳鸣声减弱,听力和视力逐步恢复正常。
在海底,吴有良畅游在形形色色的海鱼和陈年堆积的珊瑚间,开始了他的日常工作。他贴地而行,仔细找寻散布在四周的海参,并不时用手比划测量长度,同时收获另一些野生已长成的海味。
“在海底最怕被渔网缠住,处理不当,很容易丧命。”吴有良说,潜水刀是他的必备工具。一旦遇到被障碍物缠住的险情,多数情况他都可以用潜水刀割断障碍物。
对于这份高收入伴随高风险的职业,吴有良始终保持乐观。吴有良说,他选择了自己的“水下人生”,同时也热爱上了这份精彩的职业,潜水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晓兵丁鹏旭丽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很多困惑,也会慢慢变得浮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从容、淡定?唯有读书,含英咀华,塑造精神,是一个人生活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