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一摞专利证书,残疾人张圣难掩脸上的落寞。眼前的实验车间里,曾经让他为之骄傲的新型玉米收割机已不复存在,昔日灯火辉煌的车间人去屋空,只有他78岁的老父亲在捶打着废弃的边角料……
“丢了可惜,以后还会有用的”,老父亲看了一眼张圣,特意提高了嗓门,“他脑子灵,还能行!”
“一个人工厂”的奇迹
今年42岁的张圣,毕业于莱阳农业学院,从小就喜欢发明创造。他的头上曾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像“残疾人专利王”、“金圣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莱州市十大文明市民”等。
张圣左腿的残疾,始于1994年7月的一场车祸,当时他才26岁。3年后,他从莱州市农业局退职,回到老家三山岛街道河套张家村,买下一些废弃厂房,开始了自己的“专利人生”。
1997年9月,他的第一项专利“实用型煤炉”获得国家专利局认可;同年12月15日,他的新型“农作物收割装置”再次获得专利证书……
手握多项专利后,张圣决定让他的发明“从图纸走到土地上”,便向亲友筹资20万元,购入各种加工设备。1999年6月,他的第一台“玉米收割机”样机在实验车间里完成组装。这期间,所有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全部由他一个人完成。
“玉米收割机”样机的实验非常成功。2000年,张圣成立了“金圣农业机械研究所”,自任光杆儿所长(所内再无他人),自己加工零部件、自己组装,后期订单数量较大时,他才雇佣村民打零工,但从不让他们涉足“核心技术”。
2004年,张圣的事业达到了顶峰,玉米收割机年销量已达60多台,远销山东、辽宁、黑龙江、新疆等地,单价也从1500元涨至3000多元。
从市场“宠儿”到“弃儿”
2005年,国内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开始普及,“秸秆还田”也在全国农村得到落实。而张圣的玉米收割机,既不具备“掰棒”的功能,又不能实现玉米秸秆的实时还田,很快失宠于市场、失宠于农民,再也没有接到过订单。
意外的失败让张圣感到郁闷彷徨。2006年5月,失去经济来源的“金圣农业机械研究所”被迫注销,而他销售收割机所获得的利润,已在不断地研发和生产投入中,所剩无几。为了生活,张圣重新确认了自己“半饲养员、半研究员”的身份,在搞好“3000多只蛋鸡饲养”的同时,继续改进他的“玉米收割机”。
这次,张圣的改进方向是为他的收割机增加“掰棒”功能。张圣说,联合收割机“掰棒装置”的主要技术来自俄罗斯,动力损耗大、故障率高,只能同时收割4趟玉米,而他发明的“掰棒装置”则没有这些缺陷,能同时收割8—10趟玉米。
2008年10月20日,40岁的张圣拿到了他的新专利,但就在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没钱了。
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张圣曾站在全国玉米收割装置领域的技术前沿,为啥却在短短几年内折戟沉沙呢?
记者采访发现,从1997年至今,张圣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组织资金、协调生产、开拓市场、应付售后,这让他根本没有时间,专注于最擅长的技术研究工作,从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他关于“玉米收割装置”的技术成果为零。而这期间,无论是国家政策导向,还是整体技术革新,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张圣都无暇顾及。
在百度上输入“莱州张圣”两个关键字,记者共获得233条关于张圣的信息,这当中没有一条是寻求资本合作的。作为最早一批网民,张圣竟从未想过利用网络来实现资本合作。
而在现实中,他也从未寻求过投资方或职业经理人,充实自己最薄弱的资金、管理、生产和销售环节。“一方面是跟企业不熟,感觉很难找到投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技术泄密,就算有专利授权,也害怕被别人仿造。”张圣说。
忽视了自己在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短缺,失去了社会分工合作的优势与强大资本的支撑,张圣也失去了玉米收割机最佳的扩大再生产和市场占领时机。
“以前自己太贪心了,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但我不服输。”张圣环顾空荡荡的厂房,脸上又多了几分坚毅。YMG记者张晋通讯员晓兵国臣慧君
新闻推荐
莱州完成国内税收收入100748万元, 同比增长15.76%
本报11月13日讯(通讯员任咏梅杨晓宏YMG 记者张晋)记者今天获悉,今年1-9月份,莱州市国税局共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290504万元,国内税收收入完成100748万元,同比增加137...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