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莱州惊现明代殿试“作弊背心”, 上写数万文字,每字平均长度仅1.8毫米

来源:烟台晚报 2010-11-18 08: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YMG莱州记者官扬扬通讯员潘磊摄影报道)考试作弊,你没有参与,也一定听说过。从飞鸽传条到互传小抄、手机短信,作弊的工具不胜枚举。记者昨日获悉,一件明代考生殿试时的作弊“背心”现身莱州,做工之精细让人叹为

观止。

在莱州市民宋先生家,看上去这件略微泛黄的背心似乎与其它衣物并无二样。但是当你凑近它时,会惊奇地发现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者将直径为1.5厘米的五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作为参照,在硬币范围内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这件衣服原来的主人姓任,家住莱州东宋,出身书香门第。”该物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说,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见到这件衣服。“足足有4、5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写这样一件衣服,得用几年的时间吧!”莱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莱州市发现的以衣服来作弊物品仅此一件。

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导师魏坚,他表示:“文物陈列中,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这件煞费苦心的作弊背心还是令人震惊。”科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科举是严肃的,庄重的,是为国家选举重点人才的流程关卡。莱州市博物馆人士分析,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十年寒窗只是为了能够博得一个功名,为祖上争光。然而,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好考,部分考生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通过作弊的手段来获得功名。

“在我们熟悉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不就是中举后发疯了吗?那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部分读书人的缩影。不过,这名作弊背心的主人最后中没中,就无从考证了。”莱州博物馆人士介绍。

据悉,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一百多人。明清时期,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地方考,乡试在省内考,会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这件作弊的衣服是殿试时带进皇宫的,可见考生的心理素质极其过硬。

新闻推荐

新型渔政船启用

本报讯(YMG记者张晋YMG莱州张雯雯摄影报道)伴随着浑厚有力的马达声,中国渔政37057号执法船昨日上午正式在莱州港投入使用。该船是农业部2009年批复的建设项目,总投资746...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莱州惊现明代殿试“作弊背心”, 上写数万文字,每字平均长度仅1.8毫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