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阳新闻 > 正文

寻找莱茵河的源头 胶东纪胜

来源:烟台晚报 2018-09-18 09:39   https://www.yybnet.net/

在莱山顶上向南鸟瞰伏龙山脉,左侧为朱家水库。透过林荫,依稀可以想像“黄县第三瀑”昔日雄姿。一条河的源头或诞生于深山峡谷,林木掩映;或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由于人迹罕至,总是充满着原始而神秘的气息。同时,河流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起源地。因此,寻找河源不仅仅是地理的源头,还有血脉的源头,文化的源头。莱茵河是胶东第二大水系黄水河的一个支流。千百年来,她哺育着生活在河两岸的三十多个村庄的人们。在抗战时期,莱茵河沿岸是胶东著名的红色根据地,诞生了胶东第一个兵工厂。因此,莱茵河堪称当地人民的母亲河。

提起莱茵河,很多人并不陌生。她是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母亲河。但在莱子古国龙口市也有一条莱茵河。她发源于莱山之阳,原名莱阳河,后演变为莱茵河(注:以下提到莱茵河即指原来的莱阳河)。无独有偶,在莱山之阴与绛山之间还发源了一条河流叫莱阴河,现称鸦鹊河,方言中又叫雅水河。莱茵河与莱阴河同音,很多人认为莱茵河就是莱阴河,只是因为“阴”字不雅后来才更名为莱茵河;也有人把莱阴河的源头当作莱茵河的源头,例如有“莱茵河,又名雅水河,因发源于莱山和绛之间,称莱阴河,后演变为莱茵河。河水流经七甲镇、兰高镇入黄水河,全长12公里”的记载。

笔者曾探访过莱阴河的源头。正如民国版《黄县志》(以下简称旧志)记载:“莱阴河,一名雅水河。发源于莱山与绛山中间小口子(当地人称劈缝石)之阴旁,纳莱山北面及马岭西面、绛山东面诸涧谷之水经莱山月主祠下绕行周家村西北角,东经马家村西行于石罅中。”那么作为莱茵河,名字如此响亮和诗意,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今年6月份,笔者邀请了龙口民间摄影家戚克龙先生一起对莱茵河的源头进行了探寻。

滚龙崖及其传说

旧志记载:“莱阳河发源于莱山南麓滚龙崖,崖高约二十丈,石蹬数十级,陡峭异常。为山南北孔道下东行五里余,纳黑山东面诸谷之水,折而东北,流经莱山、王榆两山之间约二十里,至姜家店北始达平原。”这里说的滚龙崖,本名滚驴崖,又名大石崖子,自古以来是莱山南麓诸村通往下丁家镇和老黄县城(今龙口市东城区)的必经之路。莱山南麓的山前邹家、杨家等村的老百姓要去黄县城,得向西翻过滚龙崖,然后向北穿过大口子到磨山迟家,再向北直达黄县城。关于滚龙崖一名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许多故事,虽版本有多种,但内容大同小异。

旧时,人们进黄县城赶集,不是挑着担就是推着独轮车或赶着驴,把山里盛产的水果、木头、柴草等东西运到城里卖了,再买点日用百货回来。每当路过这段险峻的大石崖子时,人们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因为稍不小心,就会从石崖子上踏空或滑倒而滚落下来,往往弄个人仰马翻。轻者将东西摔得稀里哗啦,重者则摔得人头破血流,断腿断胳膊。相传在清朝末年,莱山西麓的磨山迟家村有个大力士叫迟浩,他牵着毛驴到莱山前的村里去接戏班子。在途经大石崖子时,驮着两个戏箱的毛驴不小心滑倒,滚到了崖底,摔死了。情急之下,迟浩折断了一棵小树干当扁担,一头担着两个戏箱,一头担着摔死的小毛驴,一路走到了磨山迟家。同行的还有其他村里的挑夫们,见状不禁啧啧称赞。从此此崖口被称为滚驴崖。迟浩的坟地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被整平了,有人见过他的骨骸,据说他的骨架比正常人要大得多,估计个头在两米左右。据说他的职业是驿使,即专门传送公文、书信的人。早年的滚龙崖地势陡峭险峻,现经开山劈石,不断修路,呈现在眼前的是通行条件较好的一段乡间公路,只是坡度较陡。从地理位置上讲,滚龙崖顶部是一条东西分水岭,即以滚龙崖顶部为界,东坡包括滚龙崖以北的莱山北坡水流入莱茵河,而西坡之水流汇入蒋家水库,流入龙口第二大河咏汶河。这便是旧志中所说滚龙崖是莱茵河发源地的主要原因。

莱茵河上游为七甲镇朱家水库。来自滚龙崖的水流入鹰口王家河后,又进入了朱家水库。据当地百姓说,朱家水库还有一股水源来源于“黄县第三瀑”。所谓黄县第三瀑,是旧志中对黄县瀑布进行排序形成的黄县三大瀑布之一。旧志记载:“罗山山脉之黑山迤北一峰北歧为两峰西曰伏龙山,四峰纵列与杏黄山夹蒋家河相峙。东五峰山中间一峰迤立左右各两峰北向禅联而下。山势昂首南向,肢足蜷伏,峰峦陡峻,涧流湍急。西面有瀑布为本县三瀑布之一,匹练悬空,不舍昼夜。”倘能找到“黄县第三瀑”,便找到了莱茵河的另一个源头,也找到了旧志记载的老黄县的一处山水名胜。

探访“黄县第三瀑”

“黄县第三瀑”地处伏龙山(今人称之川虎龙北顶),海拔496米。据村民介绍,如果在冬季,万木凋零,在伏龙山下的朱家村一带往西眺望,能看到山坡上瀑布所在位置:山体祼露的大石硼,而在这个草木疯长的季节,很难判断瀑布所处的准确位置。无奈,我们只好根据村民的建议,从下丁家镇蒋家村南面登上伏龙山山腰的防火山道,沿山道向南环山寻找瀑布。

伏龙山上植被茂密。防火通道两侧槐树、松树、白杨遮天蔽日,繁花似锦,路东侧还夹杂着一些杏、桃等果树。时值炎热夏天,在这里却感觉到阴凉森森。沿山道蜿蜒南行三四里路,没有发现右侧山坡有瀑布踪影。在路过一个向东下山的路口时,我俩决定放弃寻找,但又不甘心这样白跑一趟。在下山走了几百米后,我们又突然决定重返环山路继续寻瀑。沿防火通道又南行不远,眼尖的戚克龙先生突然发现,在山道右侧隐藏着一条通往山顶的羊肠小路。凭经验,他断定“黄县第三瀑”离这儿不远了。果然,沿此小路西上百十米,从密林叶缝中便隐约看到了瀑布所在的巨大岩壁。“黄县第三瀑”除底部有人工砌垒的引水池外,平时人迹罕至。由于被茂密的树木所遮掩,只有走到眼前,才能看到被水流冲刷成的光滑岩壁及流水痕迹。该瀑布主要由二级组成:第一级为悬空绝壁,底部内凹,顶部便是当地人俗称的流水台了;第二级瀑布呈斜坡,长三十多米。加上下面的数级小瀑布,整个瀑布共有五六级。只不过从第三级往下的每级均被植被、乱石覆盖,瀑布特征不甚明显。用海拔仪测得第一级瀑布下面海拔为316米,最后一级海拔高度为260米。二者之间垂直高度56米,这还不算第一级瀑布的高度。难怪老黄县的先贤们要将此瀑布列入邑内三大瀑布之一。现在由于地下水位骤降等多种原因,除非降大雨,否则很难呈现旧志所描述的“匹练悬空,不舍昼夜”的景象。我们前去探寻时,由于很长时间没下雨,眼前看到的瀑布只能算作一座滴水台。

综上所述,旧志中所说的滚龙崖只是莱茵河的发源地之一。莱茵河的源头主要由两股水流组成:一股水来自滚龙崖和山前邹家与鹰口王家西山,二者汇合后经山前郭家进入朱家水库;第二股水来自朱家水库伏龙山脉包括“黄县第三瀑”周围山脉之水;此外还有来自敖子埠村西面伏龙山脉南段的水。这股水与朱家水库下游河流汇合。

这样三股流水汇合后蜿蜒曲折流向东北方向,流经莱山、王榆两山之间,继续纳入莱山东麓及西侧王屋山诸谷之水,流约十余里,至姜家店北始达平原。

新闻推荐

朱琦恶势力犯罪团伙被端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芝罘公安分局世回尧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发动群众举报线索,同时抽调精干...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莱茵河的源头 胶东纪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