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全省综合成绩第一成为首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7年以全省综合成绩第五成为“山东省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201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还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室建设项目、山东省品牌专业、“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烟台市示范性专业等等,均被同一所学校获得。
这就是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五年来获得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23个,获得资金支持1600余万元,在省内外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回顾光辉业绩,源于学校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背景下,传承悠久的办学历史,勇于探索实践,敢于锐意革新,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文化强校、名师兴校、品牌铸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传承:栉风沐雨,奠定坚实发展基础莱阳卫校,始建于1951年烟台,前身是烟台市立医院附设护士学校,从建校之初的1个专业、10名教师、30名学生、简陋的校舍发展到五大专业群、261名教师、5500余名学生、8300余万元固定资产,在省内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中专学校,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规模到内涵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立德树人、以质立校,开放办学、内涵提升,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三万六千余名卫生技术技能人才,为健康烟台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为学校发展提供智慧资源和动力支撑。
1.传承文化底蕴。一摞摞泛黄的资料,一排排解剖、病理标本,五万余张病理教学切片,一棵棵耸如参天的白杨树,一行行斑驳褪色的小平房,记录着一代代莱卫人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成为学校厚植沃土,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1年,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为学校题写校训“严谨求实、医精德诚”,全体师生秉承校训,坚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核心文化,形成了“民主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厚德爱生,博学乐教”的教风、“明德知礼,好学笃行”的学风,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卫生人才,其中67届毕业生张心莉、张福莲等被选派到周恩来、邓颖超、朱德等中央领导身边做保健护理工作,奠定了人文历史底蕴。
2.传承职教情怀。走进莱阳卫校,你会发现每个老师身上都有一份职教情怀,有的子承父业,不为高薪聘任所动,坚守教育使命;有的是专业技术技能传承人,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有的舍弃了高待遇的医生职业,转战教育事业;有的默默奉献,守护这片净土,传承爱心与责任。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所有教师自我加压,身兼数职,但辛劳中洋溢着幸福,就是源于心中的那份职教情怀,形成了一个个领导干部、教科研、行政后勤、医护人员、班主任等金牌团队,为学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传承新时代责任。领导思路决定学校发展出路,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紧跟现代职教发展形势,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职教政策,顶层设计学校发展目标,确立了立足烟台、面向山东、着眼全国,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省内一流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争创省示范校工作目标,以教学诊改工作为抓手,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为基础,以提高现代治理能力为保证,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特色: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2014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等相关纲领性文件,2015年,山东省全面启动实施德育一体化建设,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文件精神,践行“三全”德育工作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了“教育引导、文化引领、管理矫正”德育工作方法,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机制,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2015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中职德育活动课实验基地。
1.加强教育引导,主题教育特色化。坚持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思想,在德育实践中,创新德育内容、方式和途径,结合学生三年制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级、年龄、专业、心理的不同,构建了主题化、序列化的主题教育体系。通过班会、讲座、先进事迹宣讲、征文演讲、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开展校园技能、创业创意、文明风采等大赛,搭建人人展示的平台。开展护士节、礼仪教育、成年宣誓以及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保证活动有效性。组建47个学生社团,实行社团活动课程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2.注重文化引领,文化育人一体化。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切入点,将文化育人的主线贯穿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完善文化课程,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一唱一诵一看”,早晨10分钟学唱励志歌曲,晚自习前10分钟诵读传统经典文化,周末观看励志影片,结合礼仪常识、国学经典、读书笔记,让学生感悟、明理、增智。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学生实习实训、教师企业实践、校友讲座等方式,提升职业素养。
3.强化管理矫正,学生管理规范化。坚持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学管部门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宿管教师四级管理制度,实行定岗到人、目标到人,区域到人,时间到人的“全天候、立体化、无缝隙”的管理模式,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管理与监控,抓实、抓细、抓小每一件事情和问题,做到每天一通报,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将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编印学生学习手册、组建家长委员会等有效方式,强化规范管理,提升育人水平。突破: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等纲领性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近年来,学校依托专业建设形成了多元化、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模式,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能工巧匠进校园、校企一体化育人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协同育人,形成了较成熟的人才培养路径,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1.坚持对外开放办学。积极加入行指委、专指委等合作联盟,担任主委、副主委。邀请政府指导部门、行业专家、医院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机制建设等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先后与53家三级以上医院、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践教学、实习管理等工作。实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2.坚持产教深度融合。1993年,学校依托专业优势和教师资源,成立学校医院,2005年成立司法鉴定所,开展影像、内外科、保健科、司法鉴定等12个学科诊疗业务,设备总值1200余万,搭建了师生实训实践教学平台,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临床诊疗、保健服务,承担烟台市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工作,承接莱阳市送医下乡、社区义诊、窝沟封闭、健康宣讲等项目,实现了产教研深度融合。作为烟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接学校、企业、医院、部队、各类培训考试。承办各类技能大赛、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项目。对口援助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教帮扶。
3.实行现代学徒制。2011年,药剂专业与烟台立健、青岛同方等药业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冠名班、店长储备班、设立奖(助)学金,通过“学校—实习—学校—留用”四步走,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2015年药剂、口腔专业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定招生招工方式,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师徒班、共定学徒实习计划,共制评价标准以及管理制度,实现产教研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提升岗位胜任力。改革:围绕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质量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迟而不息进行教育教学探索与改革。2002年,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始实行“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技能大赛等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实现了重质量、强内涵的发展目标。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完成了办学层次由中专到专科再到本科的提升,实现中高职及本科的良好衔接,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1.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从建校之初护理专业到后来的医疗、放射、中西医、临床医学、检验等十几个专业,经过多次调整和优化,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了专业布局,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群,2018年,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工程,恢复开办康复技术专业,形成了以护理为骨干专业、品牌专业,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为特色专业、示范性专业,康复技术为新业态专业的专业群,为培养专业化人才奠定基础。
2.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制定三个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先后牵头或参与省五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的制定,完善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创新性构建了影像专业中高职衔接“三元融合、二阶递进”课程体系,有效实践,收获良好,并积极推广至其他专业。坚持把立德树人渗透教书育人、课程改革全过程,构建了“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德育、智育深度融合。通过申报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争取省、市级课题立项,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申报发明专利等教科研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培养,按照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逐步构建了“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五位一体”“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分类分层梯队式培养培训。通过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课堂教学、育人管理、大赛历练、企业实践、能工巧匠进校园、名师进校园、校内外培训交流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培养,助推教师成长为德艺双馨的新时代工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技能大赛引领改革。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引领,确立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大赛指导思想,深入推进大赛与教改的深度融合,改善实训条件,改革教学模式,制定大赛管理制度,纳入项目常态化管理,实现了专业建设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2010年学校实行普赛制,各专业开展校级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学校将“国家标准化病人”(SP)引入护理教学,对接国际医学教学模式,紧跟技能大赛改革,培养了优秀师资团队,实现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并逐步应用到其他专业。成果:天道酬勤,桃李芬芳春满园1.培养质量高。近五年,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专业代表山东省连续五届获国赛7项金牌、2项银牌,1项铜牌,连续五年获省赛一等奖,居山东首位。其他专业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共获国家、省、市级大奖69项,其中,国赛一等奖21项,省赛一等奖14项。毕业生遍布省内外,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当年就业率达98.7%,对口就业率97.8%,用人单位满意率96.3%,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就业创业典型,52人实现出国就业。
2.德育效果好。学校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文明风采”竞赛卓越组织奖、卓越贡献奖、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年获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中职组、高职组团体一等奖。连续获烟台市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团体银奖。德育课分获省、市优质课二等奖、一等奖。涌现出山东省道德模范、烟台“最美白衣天使”王菁;招远“金都好人”杨晓桢、王丹、王杰、李泽正等正面典型,被央视、省级媒体等报道,赢得社会赞誉。
3.教学团队优秀。学校现有正高级讲师6人、副高级讲师61人、硕士学位79人、双师10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齐鲁名校长培养人选1人、省教学团队1个、省名师工作室1个、省青年技能名师培养人选1人、省优秀教师1人、主持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创新平台2人、烟台市学科带头人1人、烟台名师1人、烟台名班主任1人。获国家专利9项、省市教学成果奖8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5项、各级教学竞赛大奖51项。2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35人担任国规、省规教材主编。承担省、市级教研课题41项。
4.社会声誉提高。学校多次受到全国、省、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到校视察指导工作。近五年承接30余家兄弟单位到校考察学习品牌专业、规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办学成果多次受到央视、省级媒体、烟台日报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所老校,在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正以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伴着新时代的春风扬帆起航,努力向人才培养的新航道奋力前行,更好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莱阳卫校校长:冯开梅电话:13553124636
新闻推荐
中专、技校专业分数线公布 中职技校批录取线最高420分,少数专业录取线在120分左右
半岛记者魏海洋报道本报7月26日讯26日,青岛市招考办第七次发布了今年中考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分数线,涉及普通中专、...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