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阳新闻 > 正文

向海而生济南101位逝者魂归大海,5年来最多

来源:山东商报 2017-04-23 10:05   https://www.yybnet.net/
责编:李玉伦美编:胡金华组版:李娜点击查看原图昨日,101位逝者骨灰融入大海。他们生前的选择有一个共同点——把海葬作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奉献点击查看原图逝者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点击查看原图“把海葬作为自己对世界最后的奉献

昨日的青岛,阳光明媚,据市民说这也是青岛几天以来难得的好天气。上午9点,在简洁而又肃穆的纪念仪式后,来自济南的300多位逝者家属怀抱降解盒手捧鲜花来到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海风习习,海浪敲舷,101位逝者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回归自然。对于济南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每一位选择海葬的逝者身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人的举动,比阳光更温暖。在这些海葬的逝者中,有96岁的老者也有30多岁的年轻人,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的选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海葬作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奉献。文/图记者于娜

离世18年后,老两口骨灰终撒大海

“妈妈,我们完成你的遗愿,把你和爸爸一起葬在大海里,你的孙子孙女在海的那边都能看到。”大姐战晓霞一边撒花一边念叨着。她在妹妹的帮助下,亲自把两个骨灰坛相继送到海里,姐弟三个看着纯白色的坛子慢慢沉下去,浮上来几串气泡。看着父母的骨灰在视线中远去,姐弟几个没有流泪,“母亲去世前一再叮嘱不搞仪式不买墓地,要魂归大海,我们全家都很开明,是完成了老人家的遗愿,应该欣慰,反而没有那么悲伤了。”

战晓霞告诉记者,父亲早在18年前就去世,骨灰寄放在济南英雄山灵堂里,直到母亲去年因病去世,才一起报名参加海葬。“要是父亲还活着今年也有79岁了,母亲比父亲大几岁,去世时候87,海葬是母亲去世前好几年之前就决定的,所以父亲的骨灰一直也没动,想着老两口去世后也能在海中相伴永生。”之所以选择把骨灰葬到大海,是母亲看过的报纸报道,了解了有海葬这种东西,尤其是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也选择了这种生态安葬方式,“另外还因为我父亲是莱阳人,虽然生活在济南,但一直向往大海,这也算回家了”,战晓霞说,“家里第三代四个孩子中,两个孙子一个外孙都在新西兰,海都是连着的,这样想爷爷奶奶了,面朝大海就能缅怀。”

送完爸妈的骨灰,姐弟三个特意多撒了些花瓣,“妈妈你生前最喜欢花,我替欣欣、蕊蕊、明明他们多给你撒点。”战晓霞的弟弟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分享给了远在国外的哥哥和孩子们。

他们中有九旬“老革命”也有39岁独生女

大海东流去,骨灰归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更多的则是一种向海而生的情结。一个圆形可降解骨灰坛,由一根白色软绳挂着,由翟先生的侄子翟鹏辉慢慢放下船,坛子触碰到海面后再慢慢将软绳抽离出来,“当奶奶的骨灰慢慢隐没在蓝色大海的时候,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翟鹏辉说。因为是家里的长孙,所以这个仪式必须由他完成,“听说今年骨灰葬海的方式改良了,之前是由工作人员用铁笼把骨灰坛沉到海里,今年则是由家属亲自完成,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昨天上午,翟鹏辉和叔叔一起赶到青岛将奶奶的骨灰送归大海。他告诉记者,奶奶去年去世,当时已经93岁高龄,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骨灰葬到大海。“爷爷是个老革命,很早就不在了,现在在革命烈士陵园。”翟鹏辉说,因为从小由奶奶带大,他内心深处对奶奶是满满的爱和崇敬,“奶奶除了是烈属,自己本身也是多年的老党员,她老说爷爷在陵园,自己走后不想给子女后代添麻烦,所以要求海葬,老人家觉悟挺高的,我们尊重她的遗愿。”

在海葬家属队伍中,有一位母亲哭得格外伤心。她在侄女的陪同下来送女儿最后一程,“白发人送黑发人,能不难受吗。”这位母亲五十多岁,去年年底,她的独生女儿因为突发疾病溘然长逝,才39岁。“在我面前女儿很懂事,是我最疼的人,从小喜欢什么都会满足,知道她特别喜欢海,所以我想把她葬到海里,也算有个特殊的地方寄托思念。”

遵照遗愿退了墓地,带外孙来送老伴最后一程

采访中记者发现,来参加海葬的家属大多是老年人,来送老伴的居多。老蔡的老伴去年去世,老蔡格外伤心。“老头是得直肠癌后走的,走之前总共住了四次院,最后一次他自己觉得可能撑不过去了,跟我说他想海葬。”老蔡当时有些震惊,“之前从没提过,而且墓地早就买好了,这又想海葬,后来他说他是向往大海,没在海边生活过,死后想融到大海里去。”老蔡觉得,骨灰入海后,老伴就可以“周游世界了”,“有海的地方就有他,感觉很不一样。”

老蔡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儿关系特别好,“癌细胞后来转移到了肝脏上,疼得他都想自杀,我看他遭了那么大罪,最后有这么个愿望,得给他实现了。”于是老蔡亲自到陵园把好不容易置办下的墓穴退了,“本打算自己以后和他葬在一起,这样到时候我也准备让闺女给我海葬,找我老伴去,人活一辈子其实挺简单,换种方式安葬也挺好。”

这一次,老蔡唯一的外孙也请假来青岛,他说姥爷最疼的就是他,他一定要来送姥爷最后一程,以后身边的这片海会成为他最亲切的爱的寄托。

生态葬

济南正研究推出黄河葬

今年济南共安排给101位逝者举行海葬,共300多位逝者家属一同赴青岛。数据显示,从2013年济南首次为逝者举办海葬公祭仪式,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今年报名人数首次过百,为历年来最多。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骨灰坛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坛口增大,坛身多了三个孔,方便进水沉坛。骨灰坛是特定的砂土材质,在海水里不到一小时就能溶解。是完全无污染的环保生态安葬方式。

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杜红波介绍。“生态葬的形式还可以更多样化和常态化,大家有哪种需求可以自由选择。”

对此,很多市民提出了建议。海葬逝者家属张先生就认为,济南靠近母亲河黄河,8个县区横穿而过,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搞黄河葬。对此,杜红波表示赞同,他介绍济南目前正处在黄河葬的研究阶段,未来市民或许可以不用跑到海边,在黄河边就可以撒花瓣祭奠亲人,要想有纪念碑,扫码网上就有虚拟的,“其实大家要的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寄托,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市民需求发展生态葬。”

据了解,生态葬多种形式中,花坛葬、树葬和海葬等生态葬形式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壁葬由于成本等问题接受度一直不高。记者从济南市民政局了解到,接下来济南将推广生态壁葬,并推出相关配套政策,”像海葬目前补贴700元,花坛葬500元,壁葬也会有补贴,具体数额还不确定。”杜红波介绍,“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文明生态葬类型,这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财政的补贴。”记者于娜

新闻推荐

舒驰客车:纯电动公交让百姓健康出行, 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节能环保的出行服务

YMG记者“这公交车坐着可真舒服,不仅噪音小,还有暖风。”市民李女士抱着孩子搭乘上了开发区西站至富士康的205路公交车,刚上车便发出这样的感慨,“乘坐这种公交车简直就是一种享受。”2016年底,开...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向海而生济南101位逝者魂归大海,5年来最多)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