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阳新闻 > 正文

豆面灯碗祈福纳吉, 习俗中蕴含农耕文化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7:08   https://www.yybnet.net/

在莱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都有做豆面灯碗的习俗。所谓豆面灯碗,就是用豆面做成的不同形状的面塑,上面插上灯芯,浇上花生油,点燃了放在家里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寓意。这种流传于民间的习俗,实际上是集传统的祭祀、祈愿于一体的活动,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已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走进莱阳市照旺庄镇西陶漳村董翠玉老人家,详细了解了这一当地流传甚久的特有民俗活动。

灯碗花样繁多寓意也不同

董翠玉老人1944年生人,她自幼喜爱灯碗制作,从小就跟随母亲学做小鸡、小燕等面食,15岁时正式开始学习灯碗制作,并全面掌握灯碗习俗的全部过程,是莱阳豆面灯碗习俗的传承人之一,她做的十二生肖灯碗栩栩如生,造型逼真。董翠玉老人告诉记者,豆面灯碗是以黄豆磨成的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用油掺和豆面揉成面团,加油后的豆面很有筋力,所以灯碗能够做得十分精细,而点燃后能透出金黄色的光晕,也叫“金灯”。“做‘灯碗\’的面是不发酵的,否则蒸熟后就变形不好看了。”董翠玉老人嘱咐记者道。只见董翠玉老人把揉好的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又把小块揉成上下一样粗的类似墩子形状,然后在顶部捏出一个凹槽,凹槽边上捏上褶。边捏褶老人边说:“这个是按月份捏的月灯,一月份一个褶,二月份两个褶,以此类推,一直到十二月份,就是十二个褶了。”做好月灯后,董翠玉老人开始做生肖灯,那一块块面团在老人手上捏了几下便有了雏形,然后利用梳子、剪刀、火柴棒、硬币等作为工具,进行局部的精细加工,比如猪的头、龙的鳞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做好了。今年是马年,老人特意做了一个马的生肖灯,整个捏制过程随意性很强,基本上是边创作边制作,一气呵成。半小时左右,一匹形神皆备的骏马就展现在记者面前。马灯通体金黄色,马身成横卧的姿势,清晰的马鬃毛、炯炯有神的眼睛,简直惟妙惟肖。制作完成的灯碗,每个都有一个凹槽,用缠上棉花的草棒做成灯芯,滴上几滴花生油,就等月圆时点灯了。董翠玉老人告诉记者,每盏灯都有特殊的寓意:譬如捏一盏狗灯放在大门口,能够看家护院,确保平安;马灯放进马厩则意喻来年马壮无恙;猪头灯则寓意猪肥满圈;圣虫(蛇)灯放在窗台上,能够百毒不侵;点燃十二月灯,视火花的大小占卜来年十二月的兴衰,灯盏灭后盏内余油多少则预示着来年十二月的旱、涝情况……

灯碗习俗的历史渊源

莱阳豆面灯碗习俗通常称作灯碗,是当地农民流传甚久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十二月灯,盏内放食油点燃,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多少来占卜来年十二月的旱、涝情况。这在一二百年前,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康熙年间《莱阳县志》记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莱阳就有面制灯碗了。在莱阳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说,故事是这样说的:相传古时姜子牙封神,所有的神封过之后,却发现忘记封自己,姜子牙只好封自己为正月十五元宵夜灯神。这天晚上,姜子牙看到世间哪里亮着灯,就到哪里去解决问题,无论是祈愿还是告状,逐一加以审理,若时间来不及,便等来年的元宵节接着办理。

莱阳豆面灯碗习俗与元宵夜花灯烟火原是一体的,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史料记载,汉文帝曾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当时为了弘扬佛法,在这一天宫廷和寺庙都要“燃灯表佛”,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正月十五挂花灯”。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宋代就更加重视元宵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民间用面塑造花鸟、鱼虫祭祀,做贡品等”。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也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山西《澄城县志》曾记载“正月十五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灯碗习俗正是从元宵节花灯、烟火的习俗演变而来,只是在莱阳,正月十五的主角也是灯,不过不是扎制成的花灯,而是用豆面捏制的灯碗,屋内庭院各处都放上点燃的灯碗,到处都在一片吉祥之光中,好似作法避邪纳吉驱灾除百病之象。如今,花灯烟火已跳出了山沟,进入官方组织的专题活动现场,而豆面灯碗作为农民心灵的寄托,依然以它特有的纯朴自然,悄悄地在每家每户生存着。

灯碗习俗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莱阳豆面灯碗习俗,主要是通过做灯、送灯的形式,托物寄情,寓意丰收喜庆,祈福美好生活。它不仅是农民祈愿的一种活动形式,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和形式上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豆面灯碗的花样繁多,常见的有十二属相灯、十二月灯、看场佬灯、福禄寿喜灯、灶王爷灯、家禽走兽灯等20余种。各家有各家的隐衷,所以每家都会根据自家的情况制作不同的灯碗。比如家境贫弱一些的往往多做虎灯、天狗灯,虎寓强大,天狗放在门前则可御侮,天狗口叼元宝,又有得“天财”的意思。经常闹虫灾的农户,则多做金蟾、青蛙,将它们放在田间粪堆上,希望来年无虫害。还有些灯碗的内容寓意很多,可表达多个意思,不同的地点环境,所用灯碗的含义也不同,如鱼灯就包含了有余(放于粮囤)、洁净(放于水缸)等意。除了做灯内容丰富,送灯也包含着它特有的形式和诗意。据董翠玉老人介绍,送灯是极为恭敬的,整个过程默默无声,除了必要的念词和招呼之外很少说些无谓的话。当家的盘坐在炕头抽着烟袋,眼看着儿子从老婆手里送出去一盏盏灯碗,婆娘们则忙碌地倒油点灯。

送灯的顺序一般总是从灶王爷开始,这对以食为天的农民来说极为重要,接下来是将圣虫灯放入粮囤面缸,送看场佬灯去场院,再依次将马、狗、猪、鸡送出……基本上是按神、吃、住、畜禽、人生死的次序进行。当夜色渐深时,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往自家的祖坟上送灯,送灯时很少哭泣,据说正月十五,已逝去的老人或长辈喜欢安静。父子两代轮流对地下的先人说着悄悄话,无论是感恩、祈愿还是喜悦怨恨都要告知地下先人,以达到天随人愿的纯朴之心。送灯时还会念着各种歌谣“照照锅台前,蝎子不蛰老娘烧饭;照照炕头,蝎子不咬老头;照照窗台,蝎子不蛰小孩”。送看场佬灯时绕场正转三周,倒转三周,边走边唱“看场佬,满场跑,打的粮食吃不了;看场佬,满场转,打的粮食吃不繁(完)。”一盏盏灯碗给人们带去祝福、快乐和满足。

豆面灯碗习俗是莱阳人民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研究胶东历史、民俗、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保护好这一民俗文化遗产对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莱阳豆面灯碗习俗,虽然在民间流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范围正在逐渐缩小,若不及时保护传承,就会有消亡的可能。为了进一步抢救、挖掘、保护灯碗习俗,莱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围绕灯碗习俗的表现形式、活动空间和传承等几个方面,制订了专项保护计划。在保护好老艺人的基础上,发挥她们“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收集、保存灯碗和相关制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民间习俗;利用数字化手段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灯碗习俗活动的内容,建立灯碗习俗档案数据库,真正保护好灯碗习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习俗融入现代生活。莱阳豆面灯碗习俗与元宵节花灯烟火原是一体的,如今,花灯烟火已跳出了山沟,进入官方组织的专题活动现场,而豆面灯碗作为莱阳农民心灵的寄托,依然以它特有的纯朴自然,悄悄地在每家每户生存着。YMG记者邵壮柳昊杰通讯员李梦李青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阳清水河河蚬保护区获批国家级

本报讯(通讯员李庆盛YMG记者姜乾)昨日,从莱阳市海洋与渔业局传来消息,在农业部公布的第八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莱阳市清水河河蚬保护区名列其中,获...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莱阳山会开幕2016-08-25 11:05
猜你喜欢:
评论:(豆面灯碗祈福纳吉, 习俗中蕴含农耕文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