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地雷战”闻名于世的海阳,如今以“核电站”领跑世界。
雪后初晴,站在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办公楼顶层,海阳核电项目建设现场尽收眼底。在这地处海阳东南的三面环海岬角,冬日暖阳照耀在两组巨型的白色建筑上,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从这里汇入国家电网,点亮万家灯火———
10月22日22时12分,海阳核电1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10月13日,2号机组完成首次并网,将山东省首次载入了中国核电版图。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国家首批、山东首核、国家电投集团首堆,将AP1000从图纸变成现实,担负着建设世界首批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历史使命……在海阳核电项目成长过程中,这些“标签”带给我们巨大震撼和无比自豪。
一座核能基地的崛起,背后是35年的逐梦历程。海阳核电项目可追溯至1983年的在全国核电厂址普查。海阳核电厂址以其得天独厚的地质、水文条件,最终从30个普选厂址中脱颖而出,被列为山东省第一优选厂址,迎来了山东核电项目的曙光。随后,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接踵而至:2004年,成立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全面推进海阳核电工程;2005年4月,仅用25天就完成厂址上冷家庄、董家庄两个村庄的搬迁;2008年7月29日,1号机组核岛负挖启动;2009年9月24日,正式开工;历时10年,1号、2号机组相继并网发电,翻开了我国三代核电崭新的一页。“这个高70余米,直径40多米的建筑就是1号机组的核心———1号机组核岛。”在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办公楼顶层,山东核电工程部核岛施工处处长章善春介绍说,2005年刚来海阳核电工作时,四周荒草丛生。如今,这里已是世界瞩目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标志性项目。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投产后,按年发电8000小时计算,1、2号机组年上网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可满足省内三分之一家庭的年用电,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60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8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5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2.6公顷,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重要作用。
在章善春的带领下,记者经过重重关卡和各种严格的检查,来到了1号机组的主控室,见到了被业内称为“黄金人”的核电操纵人员。“主控室是机组控制中心,核电操纵人员就是负责核电站核反应堆及发电站等系统日常运行的技术人员,我们在主控室里随时监控反应堆的运行状况,并根据机组状态进行响应。”当班值长席大明介绍说。培养一名核电操纵员,跟培养飞行员花费相当,所以他们又被习惯地称为核电“黄金人”,培养一名黄金人需要5-8的时间。
从“黄金人”的讲述中,我们增进了对“大国重器”的理解。海阳核电项目之所以如此耀眼,背后还另有一番深意———选择AP1000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发电,而是要作为我国第三代核电国产化依托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树立民族核电自主品牌。
如今,依托海阳核电项目,已崛起一座核能产业新城,带动了海阳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两个省级园区以及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形成了以海阳核电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集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核电产业集群,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市核电办副主任逄文华表示,到2021年底,园区核电产业项目将达到25个以上,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核电产业园区。核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发展,不仅有限地缓解了山东能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推进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的进程,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而且因为地处青烟威三地核心的中心区位优势,势必将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两大核心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世界各国核电站建设基本都选择第三代核电技术,烟台核电产业具有世界领先优势,在三代核电模块制造、运行服务、人才培养、配套产品供应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能力,有望“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从跟跑到领跑,从无到有再到强,我国核电的蜕变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果。回望来时路史,海阳核电项目的成长历程,已经成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世界首批三代核电由图纸变为现实,开启了核电“非能动”安全新时代,正在引领世界先进核电发展新潮流。
展望未来,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山东海阳核电人正奔向能源中国梦,致力建成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为实现核电强国梦、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YMG记者刘晋通讯员李新涛孙智谦姜雅静摄影报道在海阳旅游度假区,记者听到了许多“名头”:万米海滩浴场、全国...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