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陈茂田)“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7月16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东侧的规划窗口,得知市民张庆山前来咨询办理建设用地报建手续后,工作人员耐心为他解答相关的办理流程,温暖的话语让人倍感亲切。
今年以来,市规划局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不断加强规划窗口建设,围绕如何更加方便群众咨询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积极探索新思路,从简化接件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入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构建效率高、服务优的规划审批管理新模式。注重细节,微笑服务,创优质服务态度。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以规范化服务为抓手,市规划局窗口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除了认真履行市行政服务大厅提出的服务态度、语言、仪表等行为规范外,对窗口所有人员进行政务礼仪培训,保证了规范服务。
规范流程,提高效率,创优质服务质量。市规划局窗口积极推行服务规划,实行一线服务、上门服务,为企业服务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印制服务指南,把办事流程、材料、流转程序等资料一次性发放给群众,方便群众办理业务。积极与市行政服务大厅“一窗式”服务对接,陆续推出了24小时电话预约、延时服务、自动查询等服务措施,方便群众查询信息、办理业务。同时,推出延伸服务,申请事项涉及相关部门的,主动帮助群众协调联络,缩减办事时限,为群众减轻负担。为强化管理,该单位还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大项目跟踪制等一系列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审批的督办协办,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群众利益和经济发展。
特事特办,主动上门送服务。围绕莱芜市的“城中村”改造,市规划局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2月28日,市规划局窗口工作人员接到了凤城街道东风村的规划咨询电话,从中了解到村里想通过招商来做旧村改造的安置与开发工作,并且与有投资意向的开发商达成了初步协议。鉴于该项目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工作人员决定特事特办,专程上门,送去了规划政策法规、城市规划导则、办事流程指南等相关资料,并向开发商介绍了莱芜的规划情况及发展前景,主动介入前期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为该项目下一步的快速审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孟家庄村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已经签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南十里铺改造项目已审批完成,正准备发证;小曹村、谷家台等旧村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正在进行技术审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吴云 吴其林新教育、新课堂、新教师。8月14日至17日,莱城区小学单元整体教学暨暑期骨干教师现场研讨会举行,拉开了新一轮“学课标、通教材”和“构建理想课堂”主题培训...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