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东利)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等,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人群大量增加。截至2008年底,莱城区驻地211个破产改制企业、9个中介服务机构和63个居民小区的14017名已婚育龄妇女处于计划生育无人管理状态,城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对此,莱城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提升科学发展和破解难题的能力,经过认真调研,反复测算,于2009年7月1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界定管理范围职责区域,明确网格员工资经费渠道来源,并由凤城街道、张家洼街道具体实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属地管理,走出了长期制约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瓶颈”的坚实一步。
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为主,以房管人,网格划片”的原则,重点加强城市社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以小区、片区、楼座、房屋为一个区域。原老户由社区继续管理,将无人管理的单位、无人管理的小区以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每350户左右为一个网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报名共216人,最终录取63名并进行了为期3天的系统培训。招聘的社区计划生育网格管理员平均年龄30岁,全部为本专科毕业生,组建了一支年纪轻、有文化、素质高的城市计划生育基层队伍,为下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3名网格管理员分配到各社区上岗。对网格员划定责任区域,街道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各社区都积极主动负责,网格员定岗定责清理清查,摸底建档,建立了绩效考评制,一年两次组织对管理员的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与待遇挂钩。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制,考评成绩在末三位的予以辞退,对优秀社区计生网格管理员予以表彰。
莱城区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网格化管理,为城市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打造了良好平台,解决了城市计划生育的工作难题,彻底扭转了1.4万名已婚育龄妇女无人管理的状态,为莱芜市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新步入良性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旧村改造,改出一片新天地。请看来自叶家庄村的故事———新楼 新人 新生活
本报记者 康与民 鹿振林走进莱城区凤城街道叶家庄村,新楼旧村带给人的强烈反差,如同看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村东头新建的住宅小区,七栋崭新的安置楼拔地而起,成为叶家庄人“城市生活”的标杆。住...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