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涛走访贫困户
2016年4月,随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推进,陕建集团马永涛经过企业内部推荐选拨、相关知识培训,正式成为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办张家庄村第一书记。昨天,记者见到了马永涛本人,听他讲述了张家庄村脱贫致富的蝶变秘密。
初来乍到,张家庄的村民们都不相信省城里来的80后俊秀腼腆后生能在村里常住并干好扶贫工作。马永涛告诉记者:“不仅村民不相信自己,我也曾怀疑我到底能为老百姓做什么,我想我不求村里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求我走的时候村民不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说我把村子搞的一塌糊涂。”就是怀着这样朴素的愿望,背负使命,马永涛开始了他一年多的精准扶贫之路。
治沟造地150亩村民耕地面积翻番
在张家庄村的前两个月,马永涛每天重复着一个工作,就是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每天走访三四户,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村里近200户常住村民。走访后马永涛发现,张家庄村的村民普遍老、弱,没有集体经济,村子可耕种土地面积少,人均仅为0.4亩,类似这样的村子被称为“软弱贫困村”。
面对土地贫瘠,种植的庄稼收成也仅仅够自家食用的窘境,马永涛多次向集团领导汇报面临的问题,经过集思广益,最后陕建集团将张家庄村治沟造地项目作为该村重点项目去扶持,截至2016年底集团为张家庄村治沟造地150亩,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村民人均耕地面积翻了一番多,直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娃娃你大胆地种黄土生万物”
有了耕地后,马永涛发现村民现有种植大多为玉米、黑豆、小米等传统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大多价格低廉,于是,马永涛决定引进新的经济作物进行种植。经多方考察研究,马永涛发现黑枸杞在延安市场几乎为空白,且黑枸杞属于高端的养生品,价格非常昂贵,每斤市面上可以卖到300元-2000元,每亩地可种植400-500棵,利润可以达三到五万元。
当马永涛决定引进黑枸杞作为新的致富项目后,又面临新的问题,陕北的黄土能不能种植,成活率咋样,正在马永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张家庄村一位70多岁的老汉说:“娃娃呀,黄土可生万物,你大胆地种吧。”这句话给了马永涛莫大的勇气,为了不使投资进去的钱打水漂,马永涛带人亲自去宁夏考察,咨询种黑枸杞的方法及所需土壤水分,最后决定拿出来12亩地搞试验,试验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如今,黑枸杞的种植成活率达到80%,且部分已经挂果。除了黑枸杞外,马永涛还为张家庄村引进油榨牡丹技术,棚栽平菇等新的致富项目。
而让马永涛津津乐道的扶贫项目还有技术扶贫,陕建集团在下属技师学院成立了“精准扶贫班”,面对陕建内部岗位所需培养一批水电工、焊工等,组织子长县及附近报名的学员在西安进行培训,且学费与住宿费全免,针对建档立卡的30个贫困户,每个学生每年还可得到集团给予的3000元补助,培训完后,将在陕建内部推荐就业。据马永涛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报名发出录取通知书的达70多人。除此之外,在马永涛的努力下,村里还成立了“互助金”协会,村里的饮水工程也得到改善。马永涛不仅注重经济扶贫,还格外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定期与陕建集团物业公司联系,为村里的老人过重阳节,在村里开展放映电影等活动。
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多项目无死角扶贫工作,张家庄村已经由“软弱扶贫村”蜕变成“党建扶贫示范村”,吸引了不下50批次省市县的人前来观摩学习,陕建集团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两联一包”精准扶贫工作优秀单位,马永涛也被评为“延安市优秀第一书记”。
文/图本报记者冯红林张永宁
新闻推荐
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迎楠而上”圆梦行走进子长 回访贫困肢残少年术后恢复情况
薛润姐弟在大门口等待孙楠本报讯(记者叶树峰)8月1日下午,歌手孙楠与好友孙冕、李霞一行来到子长县涧峪岔镇边家湾村的薛润、薛旭姐弟家中,回访薛旭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同时接薛润去做手术。薛润和弟弟从...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