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子长新闻 > 正文

焦养亮:吹响唢呐走四方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1-13 19:14   https://www.yybnet.net/

焦养亮带领“子长唢呐”参加中央电视台直播

本报记者 樊蓉 通讯员 乔盼盼 马强

在陕北子长,一提到焦养亮这个名字,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说:“他唢呐吹得好,是我们这里的‘第一吹’,‘过事情\’能请到他,又红火又有面子!”在乡亲们看来,能听焦养亮吹上一曲,那可真是一大乐事。

焦养亮,58岁的子长唢呐艺人。因为爱唢呐,他追逐半生,坚守数年。几十年来,他与唢呐为伍,以唢呐为伴,用唢呐传递着他对生活的感悟,用唢呐吹响着他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学艺,与唢呐结缘

“当初就是爱这个东西,谁说都不管用,跟着了魔一样……”回忆起自己与唢呐结缘的经历,焦养亮的话说不完,道不尽。

从小,焦养亮就对吹唢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时家境贫寒,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吹鼓手”是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焦养亮可不管这些,他一根筋地被唢呐那种气势磅礴,热烈奔放的魅力吸引着。为了求得一星半点儿学习唢呐的机会,一有红白喜事,他就跟随唢呐班子干杂活,想尽办法和唢呐师傅们套近乎,“偷师学艺”。每逢师傅们演奏,他便躲在一旁悄悄观察,从吹奏手法,腮鼓大小,音转动作到每一段旋律,每一个动作他都尽可能地牢记在心里。回到家,他凭借着回忆反复地练,一个曲子最少要练上好几十遍,直到将那些曲子那些细节牢记在心。

16岁初中毕业那年,焦养亮被招工到子长县南家咀煤矿。因为他的这项爱好被吸纳到矿办乐队,终于有了自己的唢呐。一碰上唢呐,焦养亮像上了瘾似地停不下来。“他对唢呐很上心,表演完休息的时候,他还一个人吹,并且‘强迫’我们听,听完让我们提意见,看哪里吹得不够好。看得出来,老焦是彻底迷上了吹唢呐……”很多工友至今还记得焦养亮在矿上吹唢呐的情景。下工后吹唢呐也是焦养亮每天的必修课,家里、田间、山头都是他的舞台。就这样,凭着天生对音乐的悟性和后天的勤奋练习,焦养亮的唢呐慢慢吹出了名气。

1981年,矿办乐队的表演已经满足不了焦养亮,他需要更大的舞台,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煤矿工作,成立唢呐乐队,开始自己的唢呐职业生涯。回想起当初家里的这次重大“变革”,焦养亮的妻子姬爱爱有些后怕。“那会儿我俩才刚结婚,他就要辞掉煤矿工作,一心吹唢呐,我是一百个不情愿,煤矿工作毕竟是个‘铁饭碗’,多少人羡慕,而‘吹鼓手\’在那个年代被社会上看不起,更何况,辞了工作,一家人吃啥喝啥?但是看他那个倔劲儿和他在唢呐上下的功夫,就知道他那是真心爱唢呐,劝了也没用。最后全家只好都支持他,帮助他把乐队搞好。现在看来,他能有这么个成绩也挺好的,社会上人也认可,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这一吹,焦养亮就吹了三十多年。一张张获奖证书、一块块奖牌、一个个演出证,都是对过去岁月的见证:1986年陕西民间艺术大赛二等奖、1992年“朱栽堉杯”全国唢呐大奖赛三等奖、2006年全国首届吹歌展演“文艺山花奖”和“吹歌大王”称号……这些荣誉和成绩都给了焦养亮莫大的鼓舞,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执着,更坚定。

收徒,为了唢呐的发展

成名后的焦养亮有过深深的焦虑,如何让子长唢呐发扬光大,让唢呐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只凭他一个人“吹”是不行的,还需后继有人。于是,他打破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民间艺人传统守旧观念,只要有人愿意拜师学艺,愿意为子长唢呐的发展尽力,他便担起做师父的职责,尽心尽力教授唢呐吹奏技艺。多年来,他收过社会孤儿为徒,教授过无人看管的孩子,更自筹资金办过免费辅导班,共接收徒弟二十余人,而跟随他学习过的吹手已过百人。

“严”,是跟随焦养亮学唢呐的所有人一致的体会。教授徒弟时,他总是耐心地讲解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曲调没有转好或者一个音律没有吹到位,他就陪着徒弟们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指导他们改进。徒弟们演奏时的姿态、表情、衣着等每一个细节都是焦养亮关注的焦点。“有一次我的头巾扎歪了,自己还不知道,师傅看见了说了我好一阵。那会儿还觉得挺委屈,不就是一个头巾吗,但仔细想想,头巾虽小,但也代表了演员的整体形象,每个演员登台都要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说起师父焦养亮,唢呐手李金锡满怀敬意,“师父对子长唢呐事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可以说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也取得了这一行业前所未有的成就。我从事这行是焦师父把我领进门的,他的严格要求让我受益终生。”“要德艺双全,先德后艺”,这是焦养亮常常对徒弟们讲的一句话。不论是教课还是闲暇时,他总是不忘给徒弟们嘱咐上几句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要求:要仪表端正尊重别人,“过事情”吃席时要谦让,要注意卫生、讲礼貌等,事无巨细。

说起父亲兼师傅,儿子焦渊渊这样评价焦养亮:“父亲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从省艺校毕业后也从事了吹奏行业。父亲在做人做事各方面对我要求都很严格,他常说‘我们这些唢呐手,可不能丢子长唢呐的人!’我原来对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不太理解,现在想来这些严格要求都是有原因的。这都是缘于他对子长唢呐深沉的爱。”

创新,为了唢呐的传承

从1984年10月子长唢呐协会成立,焦养亮当选为协会理事起,他就扛起了振兴、发扬子长唢呐艺术的大旗,这也注定了他在唢呐艺术的道路上越飞越高。

在延安举办的春节秧歌调演上,包括焦养亮在内的子长唢呐艺人以创新的表演形式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从传统唢呐两个人搭手到一下增加到二十二个人,这在唢呐的表演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全国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子长唢呐的名气越来越大。近些年,子长唢呐吹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吹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已经发展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2009年,子长唢呐应邀远赴英国参加了第60届爱丁堡军乐节的演出;2011年,子长唢呐又远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国际军乐节的表演;2013年,子长唢呐表演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2014年春节,子长唢呐亮相中央电视台……每一次子长唢呐的精彩亮相,都有  “掌门人”焦养亮的参与和付出。 

渐渐成为“陕北红人”的焦养亮,并没有因为获得的成绩和荣誉而满足,一有闲暇,他便研究唢呐,思索新的演艺方式。他开始吸收西洋乐器、管弦乐器、架子鼓以及电子琴进入唢呐乐队,把唢呐表演团队不断扩大。在表演技巧上,他打破了传统的坐吹和站吹,他把舞蹈和唢呐巧妙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舞吹”,大大改进了唢呐的欣赏性。“鼻吹唢呐”、“交替吹法”、“转盘演奏”、“龙腾虎跃”等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表演方式,都是他靠着那股“钻劲儿”一个人琢磨出来的。光是鼻吹唢呐用的鼻嘴,他就反反复复试验了半年时间。身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焦养亮,为了让子长唢呐的传承最大限度延续,利用自己懂得简谱的优势,把自己多年苦心收集的曲牌整理成了《子长唢呐传统曲牌》一书,成为子长唢呐发展中一部重要的教科书,供更多热爱子长唢呐的人学习。

焦养亮家是典型的农家院,穿过门洞便可以看到居住的几孔旧窑洞。屋内陈设简单,没有想象中艺人的“阔绰”,墙上几张参加演出时和名人的合影,以及后屋堆放的各种锣鼓家什,似乎在诉说着这位唢呐艺人的“故事”。“子长唢呐是个品牌,但愿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这是焦养亮最大的心事,也是他最大的希望。

新闻推荐

子长水肥一体化给蔬菜打“点滴”

本报讯(周展辉卢新智)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近日,一项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水肥一体化,在子长县杨家园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始示范应用。“与传统灌溉方式和施肥技术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焦养亮:吹响唢呐走四方)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