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构筑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呢。
一、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学英语的同学,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时,最重要的一条是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好英语,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学好英语。明确了目的,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推动学生去努力学习英语,取得更大的进步。
正如著名的英语教学法专家Mwest所说的“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会学”。无论课堂上下,还是校园内外,都尽量形成一种说英语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说英语。这样既克服了畏难心理,又使学生敢说,敢练。然后再逐步实现由部分使用英语到完全使用英语的过渡。这样逐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要有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努力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
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一)、创设一个浓厚的学英语气氛。
教师要努力创设学习英语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老师可以适当解释,还借助手势表情。天长日久学生自然就会有长足进步,当然,课堂上也要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
(二)、借助实物教学,拉近英语与学生的距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只用贫乏的语言讲解新知识,学生会记不住,认为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诸如学习:tomato,potato,cucumber之类,把东西放在一个大塑料袋子之中带到教室,展示一个实物,学习它相应的单词,让老师问,学生答,答对了还有小奖品。课堂情绪很高,所教的几个单词学生很快就掌握了。
三、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
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四、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在教学中,我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根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手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
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子长县红彦中学张艳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强国峰)榆林市按照“强基层、建平台、活机制、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基本设施、基本设备和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不断探索卫生事业发展新途径,出台了...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