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成员认真聆听并拍照本报记者马昭摄位于志丹县城南桥沟半山坡上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是保安革命旧址的一部分。1936年7月,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抵达志丹县城。记者在崖壁凿成的红大一科教室看到当时的学习场景:山洞改造的教室里,以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讲解员介绍,当时除了日常学习,还要求经历过长征的学员写长征故事。
志丹县文管所所长李建翔说,红大到保安后,经过毛主席批准,向红军将士发出撰写回忆长征经过的征稿信——“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从1936年8月开始让战士们写长征中的回忆录、日记。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八十多年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依然在华夏大地上薪火相传。如今,在志丹当地,刘志丹干部学院精心打造了系列情景教学课——《刘志丹故事会》和《长征故事会》,从去年5月开始,《长征故事会》开始走向全国,进高校进企业进军营,一年宣讲约500场次。
刘志丹干部学院副院长王亮说:“我们从去年开始排长征故事会时读这些长征亲历者日记,感受又是不一样的。长征路上非常艰苦,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当时发动长征亲历者写长征故事,更加真实和朴素。长征每到一处,每个经过这个地方的人就是它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我们排长征故事会就在于重温这段历史,从历史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本报记者谢斌
新闻推荐
“多条腿”走路走出农民致富路 志丹县双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小记
本报记者雷荣通讯员李玉梅沙江7月末,志丹县双河镇大庄科村村民边长武冒着酷暑,待在棚里,仔细查看着蘑菇的生长情况。2018年,...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