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曹东良
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红都志丹退耕还林建设者的心中,却是铭记心灵的永恒。1999年到2018年的近20年间,志丹县生态改善令人惊喜,曾经裸露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装,曾经肆虐的黄风被绿树所遏制,退耕还林带来的一系列效益使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199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此后,志丹县人民爆发出移山填海、改天换地的力量,“全民动员抓生态,誓叫山河披绿装”。历届县委、县政府和有关单位夙兴夜寐、不遗余力,一任接着一任干,陆续出台了“人均3亩基本农田保吃饭、户均3~5亩经济林保花钱、10亩草地保舍饲、20亩林地保生态”的战略规划;实行了“一季设计、两季栽植、三季整地、四季管理”的造林措施;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手负责到底”的责任落实机制;摸索出了科学的“针阔混交、乔灌结合、林草复合配置、山水田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全县人民众志成城、群策群力,造就了山川秀美、幸福宜居的新志丹。
20年退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初夏,行走在志丹县韩家沟小流域,满目青山碧水,处处绿意盎然,山顶整齐的梯田地里栽满了苹果树,山腰绿树成荫,山脚碧水泱泱,一幅幅美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韩家沟小流域治理,可以说是志丹县退耕还林的一个缩影。对志丹县这个曾经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来说,退耕还林是打生态翻身仗的难得机遇。我们没有错失机遇,克服了种种困难,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志丹县退耕办主任刘景治这样说。
相关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底,志丹县完成国家上一轮(1999年—2013年)退耕还林面积115.5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2.51万亩(生态林56.12万亩,经济林6.39万亩),荒山造林52.12万亩,封山育林0.9万亩;完成市级新一轮退耕地还林面积18.75万亩(生态林17.95万亩,经济林0.8万亩),已纳入国家计划面积11.7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9年的29%提高到71%以上;森林覆盖率较退耕前净增14.2个百分点,达到35.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71.1%,土壤侵蚀量减少46.6%。
志丹,已经不再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县区之一的志丹了,也不再是每逢冬春沙尘暴频发的志丹了。“响雷下雨不起泥,再不见洛河发洪水”。志丹,已一跃成为陕北生态大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县、陕西省集体林重点县。目前,已建成生态村3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2个。
如今,许多初来乍到的游客,看到绿树环绕的红都志丹,总会忍不住发问:哪里是黄土高原?
志丹人说,这里就是啊!虽然语气平淡,却流露出些许自豪。
20年退耕,让“荒山”变“金山银山”
20世纪末,提起永宁镇贺老庄村,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印象便是“荒山野岭”。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这里的荒山披上了“绿衣”,梯田栽上了“金果果”,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贺老庄村绿意盎然、美丽宁静,村民们栽了苹果,养了猪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村上的坡地和荒山都栽了树、种了草,按照县上的政策引导,剩下的标准梯田全部种上了果树。去年我的苹果卖了8万多元,全村卖了200多万元,光苹果这一项就给村民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加上退耕还林的补助,现在收入不少呢。”永宁镇贺老庄村支书王志昌自豪地说。
该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坚持“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目标,把农民增收的问题考虑或解决在退耕之初。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科学合理规划每个农户的用地空间,多栽植经济、生态兼用树种,能建果园的就建果园,经济林实行林药、林草、林粮间作,把退耕还林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田建设保退耕,产业开发促退耕”。目前,全县新修标准农田72425亩,新建山杏干果经济林2000亩,改造山杏园2万亩,建成山地苹果27万亩,实施生态移民近3万人。除去政策补助资金使退耕农民直接受益外,农民还通过栽植经济林、外出务工中获得收入,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获得大量收入。特别是苹果这一绿色朝阳产业,截至去年底总产量已突破6万吨,产值达到了2.2亿元。
除去产业收入之外,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含种苗费)13.23亿元,其中国家上一轮面积兑现12.236亿元(粮食折现9.781亿元,现金补助1.833亿元,种苗费0.622亿元);市县新一轮面积兑现0.994亿元(现金0.842亿元,种苗费0.152亿元)。全县农业人口累计户均享受退耕地还林面积31.5亩,户均兑现补助资金48279.1元。在普惠的同时,志丹县还不断加大退耕还林扶贫力度,从2013年至2016年,先后安排397户贫困户1088人,享受退耕还林面积4004.989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66.6万元。2017年又向854户贫困户2307人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060458.74元,贫困户户均兑现补助资金2412.72元。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根植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和16万志丹儿女心中,并已开花结果。
20年退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苹果一山杏一山,咱志丹到处是钱串串。杨树成林柳成行,咱农民住上了小楼房……”这一段陕北说书,唱的便是退耕还林给志丹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志丹县边摸索边总结,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致富增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打消了农民复垦的念头。在此基础上,该县逐步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确定了“兴果、扩菜、强畜、精粮”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大批农民从落后的耕作方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向专业养殖、苹果种植、劳务输出等行业,改变了广种薄收的传统农耕模式,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此,该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即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以“一村一品”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园区为承载,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过去以粮为纲、广种薄收的低效农业被多业并举、集约经营所取代;曾经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绿豆豆”“红豆豆”被如今的“金果果”所取代;过度放牧的习惯被科学饲喂、舍饲养殖所取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有效解决了养殖与封禁、种植与退耕之间的矛盾,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退耕之后不用上山种地,老百姓都从低效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按照县上制定的现代产业模式自愿选择生产方式,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这是退耕还林最大的好处。”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堂村村民贺建利这样评价。
目前,全县累计发展现代果业示范村12个、蔬菜专业示范村4个、特色种养殖示范村2个;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31个、“一乡一业”示范镇4个,新发展家庭农场29个、专业合作社106个;日光温室大棚达到4429座,弓棚达到8419座,年产值1.5亿元;建成24个小杂粮高产示范点,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增收模式,发展糜子订单种植10000亩……志丹县先后被确定为全省苹果北扩示范县和优质苹果基地县、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县和全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00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84元,较1999年翻了7.6倍。
如今,在红都志丹,退耕还林不仅使国家有了“厚被子”,而且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四十三年不了情 记志丹县人大代表、永宁镇贺老庄行政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志昌
本报记者叶树峰“我是1976年当上村支书的,因为年龄的问题,今年3月份退下来了。以后村子就交给年轻人啦!”60多岁的老支书王...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