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志丹新闻 > 正文

扶贫第一线 张志明:致富路上的“好车头” 本报记者惠慧通讯员刘军伟

来源:延安日报 2017-06-20 09:45   https://www.yybnet.net/
张志明(左)与贫困户们交流

 “他为人公道正派,群众威望很高,在脱贫致富路上,村里人都愿意听他的。”谈起张志明,志丹县顺宁镇保娃沟门村驻村第一书记康元华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康元华口中的张志明,是保娃沟门村支部书记。担任村支书15年来,保娃沟门村穷人变富人、窑洞变楼房、泥路变通途,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父老乡亲迈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走出一条可复制的产业发展路子

2003年,时年39岁的张志明因为头脑灵活、敢闯敢干,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刚刚上任便遇上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凡事都要走在先的他为了把保娃沟门村打造成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保娃沟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当时全市甚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志明四处考察求经后,给村里确立了棚栽业、养殖业和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为了给村民走出一条可复制的产业发展路子。2005年,做过包砖厂、贩羊等生意的张志明带头在村里办起了千头养猪场。获利后,张志明便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养猪产业,并亲自上门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村民刘平常年在外打工,2006年,在听了张志明的“养猪经”后,他决定开始养猪。2007年,他东凑西借建起了猪舍后,买猪的钱又难住了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志明便借给刘平68只猪仔,扶其上马入道,并告诉刘平等年底育肥出栏后再给猪仔钱。在张志明的帮助下,如今的刘平不仅购买了小轿车、住进了单元房,还成了存栏300头的养猪专业户。

  致富路上不能让任何一家掉队

村民高志军自幼有智力障碍,妻子也无无劳动能力,家里还有4个年幼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年过六旬的老父亲高成俊肩头。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变老,村民们都为这家人未来的光景担忧。

张志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脱贫致富路上,我可不能让村里的任何一家掉队!”2016年,在张志明的建议下,经村委会商定,优先将高志军纳入该村贫困户行列。当时,包扶干部准备送10头猪仔让高志军实现短期致富,但考虑他没有能力喂养。得知情况后,张志明便当场向包扶干部保证,即使再难,大伙一定帮高志军把猪养好。

说话容易落实难,要把这10头猪仔育肥出栏,哪有那么容易,且不说高志军没有养殖技术,就连最基本的猪圈都没有。张志明连夜雇人拉砖,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忙建成了猪圈。喂猪的饲料没有,张志明便托人到县城买了饲料。饲养和防疫方法不熟,张志明隔三差五去给高志军指导饲养技术,并定期免费给猪防疫。在妻子抱怨他“自家的光景,都没见这么上心”时,张志明总笑着对妻子说,“志军家里情况特殊,老的老,小的小,没人帮忙嘛,咱家里不是还有你这个贤内助哩。”

2016年腊月,高志军养的10头黑猪全部育肥出栏,刚拉到市场上,就卖了个精光。当天,心里乐滋滋的高志军想请张志明来家里吃一顿猪肉炖粉条以表感谢,但张志明说:“只要你儿子一家吃喝不愁了,我这心里比吃猪肉舒坦十倍,还是留给娃娃们吃吧!”

在张志明的带动下,截至目前,保娃沟门村拥有千头猪场2个,百头猪场15个,50头以上养猪户50户,年出栏3600头。百只养羊户13个,千只养鸡户1个,依托水上游乐园发展农家乐12户,年收入10万元家户占到近一半,2016年人均收入达1586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村、旅游村、富裕村。

 

新闻推荐

志丹县引资70亿元

本报讯(通讯员杨婷婷尚文权)在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上,志丹县共签订各类合同、协议项目10个,涉及投资总额70.07亿元。为利用好丝博会暨西洽会这一平台,该县专门成立了西洽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西...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贫第一线 张志明:致富路上的“好车头” 本报记者惠慧通讯员刘军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