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志丹新闻 > 正文

志丹 “量身定制”巧施策 “一户一法”助脱贫

来源:陕西日报 2015-10-28 18:33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五月份搬来的社会兜底扶贫对象薛凤忠一家正在新家里看电视。

王琴

   金秋十月,走进志丹县双河镇南洼村,果园里红富士苹果像颗颗红玛瑙挂在枝头。南洼村属于山岭村,主要发展苹果产业,全村89户285人,现有贫困户2户6人,60多岁的田光财就是其中的一户。秋收时节,他正在地里忙着管理果树。

田光财有两个儿子,一个多年前因车祸去世,另一个常年患病住院,妻子也因病无劳动能力,老人自身又有残疾,家里还有年幼正在上学的孙子和孙女需要照料。在2013年的暴雨灾害中,他家的房屋全部倒塌,今年他成了县委书记杨东平“一对一”的精准包扶户。针对他家的特殊情况,杨东平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商讨脱贫计划,最后确定以苹果产业为长远增收渠道,配套发展“短平快”的增收项目,如今对于脱贫致富,老人更有信心了。

“怎样能富起来?怎么个富法?在这方面杨书记给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给我送来了果树肥,还请了技术员现场讲解果业技术,我今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把10亩果园管理好。”田光财告诉笔者,“年初给的6头猪、50只鸡现在都长得很大了,加上卖西瓜和西红柿的收入,还有刚收回来的玉米,到年底能收入两万来块钱,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头。”

在开展***工作中,志丹县围绕“精准”二字做足“功课”,按照一户一法、分类实施,重点推进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这四类扶贫,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办法,从“给票子”变为“找路子”,变“输血”为“造血”,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搬迁扶贫:挪穷窝过上好日子

2013年10月,永宁镇小崖窑村的贫困户赵建文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山沟沟,搬迁至县东武沟社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了崭新的楼房。“多亏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让我挪了穷窝,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赵建文感慨地说,“做饭用天然气,上下楼坐电梯,门口有超市,这样安稳的好生活,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啊!”

住进了新房,今后的生活如何保障?能不能达到***的脱贫目标?考虑到赵建文和老伴都已上了年纪,除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60元,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该县老区办又与社区物业处协商,让赵建文负责看守大门,一个月付给他1500元的工资。赵建文高兴地说到:“我一个农村老汉都能挣上工资,真是拔了穷根,我和老伴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哩!”

***工作开展以来,志丹县对地处偏远、不具备就地发展条件和居住存在安全隐患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让他们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目前3774户搬迁任务已落实,优先搬迁贫困户1329户4652人。

产业扶贫:贫困户日子有盼头

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全村有176户810人,棚栽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目前,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9户29人。在***工作中,村上结合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力的采取扶持产业和短期增收、兜底扶贫等措施,力争使贫困户在短期内收入明显增加。

在贫困户任美红家的蔬菜大棚里,绿意浓浓,西红柿长势喜人。***工作开展以来,村上为他承包了一座新的蔬菜大棚,每年可以为他家增加收入两万元左右。“以前是一个大棚,加上村上承包的大棚,两个大棚一年能卖四万多块钱,日子有了盼头,心里挺高兴的。”任美红乐呵呵地说。

县***办公室主任郭兆峰告诉笔者,县上在产业扶贫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经验收合格后,除享受县上果业普惠政策外,在肥料投入上提高10%补助标准,对已挂果的果园优先补助建设水窖,对有一定产量的果园优先补助建设小型果库;对适合发展棚栽业的贫困户,在规划区域内通过土地流转,为贫困户建设设施大棚,每建设一座标准大棚,县财政补助3万元的建棚费用,并免费提供生产所需的苗木;对从事家庭养殖的贫困户,每年免费提供仔猪2头,鸡仔20只。这一项项的优惠政策为贫困户脱贫安上了助推器。

  就业扶贫:“授鱼”变“授渔”

现年52岁的薛玉祥家住永宁镇麻湾村,2013年患了脑病半身不遂,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重担落在妻子张光萍一人身上,经济逐渐陷入困境,儿子薛宝龙、女儿薛彩霞先后辍学在家。

薛玉祥结对帮扶干部是永宁镇农经站长郝小明,作为既是包户干部也是包村领导的郝小明,在未结对帮扶前他就特别关心患病的薛玉祥,隔三差五去看望。结对帮扶后,他把薛玉祥一家视作亲人,亲自为其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郝小明说,扶贫要从“授鱼”转变为“授渔”。考虑到薛玉祥家长远致富措施,一方面,对薛宝龙进行苹果管理技能培训,协助他家搞好2009年建成的7.4亩果园管理,使其早挂果、早收益。另一方面,联系薛彩霞在县城一家手机店打工,同时,帮助薛宝龙报考了驾校,预计年底就可以拿到驾驶证。“镇政府通过‘传帮带’让我学会了管理果树,等拿到驾照,有了新本领,农闲时还可以出去跑车挣钱,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薛宝龙满怀信心地说。

薛玉祥家今年能不能实现脱贫目标?郝小明算了一账:薛彩霞月基本工资1600元,加上提成和奖金,年收入20000万元不成问题,另外退耕还林补助2450元,粮食直补496元,残疾人生活补助600元,人均收入能达5000元之上。郝小明说:“只要一家人肯务实、肯用力,当年脱贫没问题,长远发展也有基础。”

据了解,志丹县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和三产,加强对贫困户“两后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努力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兜底扶贫:“五保户”有了家

永宁镇东咀沟村民杜志贵因残致贫,成了“五保户”,后来来到志丹县福利服务中心,由县财政进行供养。“我今年76岁了,以前在家喝水喝不上,吃饭吃不上,到了这里,生活各方面都很好,不仅给我们发衣服和零用钱,还给我们体检,一有病,不管早晚,院长和值班人员立马就到跟前了。福利中心就是我的家!”杜志贵满是感激地说。

据了解,自***工作开展以来,志丹县对无劳动能力的老龄、五保、残疾和鳏寡孤独等贫困人口,实行社保兜底扶贫,主要通过扩大低保范围、提高医保标准、强化救助救济、发放生活补助、实行集中供养等办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据志丹县民政局党委书记王光晨介绍,县上已对符合条件的28户35人参照“五保”纳入县福利服务中心实行集中供养,现已办理入住手续7户9人,剩余21户26人正在办理入住相关手续,使他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就是这样一个个有效办法和一系列举措,让志丹县的贫困群众满怀信心、劲头十足,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新闻推荐

党旗引领村更美 ——志丹县创新农村党建工作运行新模式纪实

本报记者赵宝玉通讯员罗永军刘军伟“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今年以来,志丹县把强化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有效载体和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出实招、下狠茬、务实效,不断创新农...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奔赴陕北去落脚2016-08-06 18:11
猜你喜欢:
评论:(志丹 “量身定制”巧施策 “一户一法”助脱贫)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