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拓士军
范建红
韩士劲
王建斌
本报记者吴丽霞
临近年关,忙碌了一年的黄龙县三农家庭农场主拓士军终于缓了口气。用他的话总结这一年:“干了一年收入不错,落进腰包却没多少!”
“种800亩玉米地,光农资投入需要300万元。咱一个家庭农场没那么大的资金实力,只能靠贷!”拓士军告诉记者,去年春耕前他贷了200万元高息贷款,光一年利息要掏20万元。
拓士军是黄龙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2013年他还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种粮大户”称号,无论是种粮效益、规模、技术,还是经营管理,在黄龙他都是首屈一指。可是,会种地、懂经营的拓士军还是绕不过资金短缺这一关。
“农村贷款难的关键是缺少相应的银行贷款抵押物!”拓士军自2013年创办家庭农场,为贷款这事没少跑有关部门和银行,他还曾给县上的农行领导建议,可否根据农场在银行的信誉度、种植面积、经营效益,批准大额贷款,得到的回应却只是莞尔一笑。
拓士军的经历不是个例,而是代表了一个
群体,随着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趋势,对资金的需求已接近饥渴的状态。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拓士军赶忙从书柜里拿出了一沓报纸,边翻边向记者介绍:“这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要求通过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鼓励和支持土地流入,加大奖励和培训力度等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随后的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关于扶持和发展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年拓士军并没有享受到政府对家庭农场的优惠贷款政策。“贷款难”依然是他每年最发愁的事。
“农业要走向现代化、规模化,就必须获得金融支持。现在种地动辄就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不畅通金融信贷的渠道就不会有家庭农场的未来。”拓士军直陈观点,他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政策支持力度,把文件的指示精神化为落地政策,为农场、合作社、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帮助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踏着寒冬的第一场瑞雪,榆林市农业进入了一个步履铿锵而又任重道远的2015年。新的一年,将是榆林市农业、农村展望未来阔步前行的一年,更是引领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
说它关键,是因为在国家新一轮农村改革政策的引领下,榆林市在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都意味着榆林市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状态。说它关键,还因为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方面,榆林市农业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强劲,农业品牌化经营异军突起、基本农田经济林权抵押贷款冲破制度藩篱,这些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坚定前行的不竭动力。
发展的路径清晰、方向明确、动力强劲。难的不是路径或方向的选择,而是如何更真实地聆听基层的声音,了解农民的愿望,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民、农业?基于此,我们采访了解了部分农业创业者在新一年的新打算、新愿景。因为,他们的愿望打算不仅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推动榆林市农业改革变化的一部分。
者
按
让农机购置补贴更加人性化
“现在务农要是离了农机具,根本不行。除草、植保、旋耕,哪样是靠手工干的?要那样,人工费一抛过,没啥赚头。最大的希望就是,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再人性化一些,给农民的实惠再大一些。”日前,记者在宜川县丹州镇采访时,该县丹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范建红如此说道。
宜川丹盛农机合作社有159户社员、24个农机手,农机400多台(辆),除了为全村3150亩苹果园提供服务外,还到邻近乡村开展上门服务,面积上万亩。展望新的一年,他有许多期盼。
技术培训多一点。社员们对农机的保养和规范操作知识欠缺,需要经常性的培训。就拿割草机来说,一些社员连续使用好几天不保养,这很容易引发农机故障。希望政府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社员在农机操
作、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平。
财政扶持大一点。希望出台地方性的扶持政策,在果业发展和农机补贴上给予扶持。今年村上计划实现专车运果,提高苹果入库效率;同时再开设几个维修点,扩大维修服务面。希望把农民喜欢的品牌、看中的农机具也纳入到补贴中。一位青年人凑上来向记者反映,希望把农民喜欢用的四风、五征牌农用三轮车也纳入到补贴范围中,尤其是目前常用的苹果运送平板车纳入进来。
农机补贴服务环节少一点。这些年国家对农民的各种扶持、补贴很多,可领起来却很麻烦。一是手续多,一些乡镇没有专干来负责办理,人难找。加之撤乡并镇办手续路途太远,有些补贴只能领几百元的农民情愿放弃;二是由于农机招标价大多高于市场价,农民所得实惠并不多,希望能提高补贴额,简化补贴程序和环节。
本报记者杜方远实习生刘路
本报记者南江远
1月29日,位于宝塔区麻洞川乡的农邦现代农业生态园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批客人,在技术员的带领下,他们进棚采摘刚刚成熟的小乳瓜。园区外,总经理韩士劲正和工人一起焊接休闲座椅,为春季休闲垂钓和农家乐的开业做准备。
“这边是蔬菜采摘区,那边是休闲垂钓区,前边是一些花卉盆景……”得知来意,韩士劲带记者参观了园区,蔬菜大棚正前方是正在修建的集观赏、垂钓、采摘莲藕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区,这是他2015年想要完成的最大工程。
韩士劲指着园区新建成的十几座温室大棚介绍说:“趁着冬季客人不多,我新育了樱桃和草莓的苗子,到今年冬天市民就能来这采摘。”生态园以种植蔬菜和西小瓜为主,夏季大批市民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之余还能享受休闲垂钓的乐趣。但是,到了秋冬两季几乎没人来采摘,草
莓和樱桃的引入正好填补了园区秋冬两季的生产空白。
“我以前在外地贩菜,了解到90年代体验式农业在我国沿海城市很流行,一斤草莓在市场最贵卖到20元,但是进园采摘的价格就能翻几番。如果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的都市休闲生态园就不再是单纯的采摘体验模式了,而是集合了服务、休闲、观光诸多功能的大园子。这也就是中央所提出来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再过几天,草莓和樱桃的苗子就可以栽进棚里,我准备在垂钓区种一湖荷花,可以泛舟观赏荷花、采莲摘藕。”面对正在建设的休闲观光区,韩士劲信心十足地说。
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挖方和硬化工程,赶5月份就能蓄水开放了。韩士劲打造休闲都市园区的愿望即将实现,到时这里会迎来更多的游客,来体验“都市农业”带来的乐趣。
冬日里,志丹县武东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院内,王建斌和老伴正在给羊子储备“口粮”。只见秸秆粉碎机将成捆的玉米杆粉碎,然后再在这些秸秆碎末中搅入少许畜牧草、精饲料就配成了羊子的“美餐”。
“去年,羊子市场出现了买价高、卖价低的情况,卖羊的钱还不够它们的伙食费。”王建斌说着接过妻子手中的玉米秸秆熟练地投进粉碎机。他
介绍道,养羊这么多年,由于自繁自育的技术不成熟、羊子繁育成活率低等因素,他一直采用短期育肥的养殖方式,在宁夏、内蒙一带低价收购“架子羊”,再喂上几个月,长肥了肉,卖到市场上赚差价。去年,羊子市场流行小反刍兽疫疫情,国家加强了家禽外部流通的管制,导致羊子市场买价较低,像王建斌这样的养殖户赔了不少钱。
“前段时间,我引进了25只肉羊,准备试验
自繁自育。目前,我引进的羊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正在育肥阶段。”再过一段时间,他打算选用它作为母本,用杜波品种山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这是最理想的繁育模式。“但是,对我来说,最缺的是技术支撑,就算繁育成功,如何保证它们健康生长?我还需要大量的技术知识。另外,在饲草方面缺乏苜蓿草等营养含量高的优质畜草也是个难题,天天用玉米秸秆混着饲料喂食,羊子吃了不长肉,如果想给它们加餐,还要跑老远收优质畜草,成本又是一大笔……”
提起新愿景新打算,王建斌希望县上多提供一些技术指导,能够多种植一些优质畜草,扩大羊子养殖规模,好让养羊户在羊年发一笔羊财!
本报记者南江远
让全村人用上免费wifi
“合作社社员每户可以分到200元的红利,社员看重的并不是这点钱。而是除各项服务外,能否拉近他们与市场的距离,能否规避风险和确保增收。”日前,记者在采访周京时,他如此说道。提到打算,作为宜川县交里乡南岭村的群丰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京,眼中满是期待和兴奋,他要让全村人享受到免费wifi。“有了这个平台,既好组织技术培训,又能实现气象、市场信息的共享。这等于在网络上给全村人建个新‘家\’。”
周京当理事长三年来,合作社围绕果业经营的门类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全村只有242户,社员发展到211户,每年社员分红200元。周京说,合作社承担了省老区办产业扶贫项目,他就想到给所有的社员配备一部智能手机。合作社与县联通公司合作,给村上解决上网问题。目前,公司已经答应把宽带接到村上。“我们将建一个群,把村民、社员、专家、客商
等,只要是对果业发展有帮助的人统统加进来。大家有什么困难、问题,面对面去解决。这样一来,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会更大,在果业发展上就有更大的作为。”
在县城边建个蔬菜批发市场,也是周京的新打算。他说,社里的冷藏车经常往返城乡之间,不能闲置,一定要发挥最大作用。周京兴致勃勃地介绍道:“如果能成,批发市场纯利润的60%参与分红,社员的年终分红能提升一倍。”
新的一年,周京更希望在技术、农资、电商等方面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网络销售的飞速发展,让周京看到了无限的商机。除了让全村人享受到免费wifi,他还想以合作社的名义在网上开店,开拓市场,打造宜川苹果的网络直销平台。“但是,像在天猫网上注册一个商铺,‘门槛\’太高,进门费、租铺费和押金都要一笔钱。这些问题,离开了各级政府的支持,难以想象。”周京略显无奈地说。
本报记者杜方远实习生刘路
周京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据悉,就连离杏子川较远的一些农户也按捺不住,已经争先恐后加入了合作社。如今,农村生产生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合作社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突破口,对于渐渐步入正轨的志丹县杏子川...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