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从2007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扶持苹果产业,2012年增至2600万元,2013年达到3100万元。对2007年以来建成的苹果幼园,按照“一年一考核一兑现,连续补助5年”的办法,每年每亩补贴管护费50元,并对苹果套袋、防雹网、国库、水窖、地膜、肥料等进行专项补贴,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发展。
强化管理加强培训着力提升产业水平
提起果园的管理,双河乡李有才深有感触地说:“我从1984年开始种苹果,可是那时不懂技术,见不到什么效益,也就没信心管理。后来,县上大规模发展苹果产业,县乡技术员手把手教技术,苹果质量产量都上去了,色泽好,口感也好,外地客商早早就来订购,根本不愁卖。看到了苹果种植的好处,我又毫不犹豫地新栽了32亩苹果。”
说起种苹果,李有才停不了嘴:“尔格的政府就是好,每个时节该干
什么、怎么干都编成顺口溜,印成挂历、小册子发给我们,让我们按照规范管理。乡上的技术员,还有外面的专家时不时就来地里指导,还组织我们到洛川、宝塔区参观学习先进技术,几年下来,我自己都成了苹果管理的‘土专家\’。现在,我忙完自己的果园,还抽空出去给其他村上管理果树挣点钱。去年,承包修剪果树就挣了2万多元,加上苹果收入,一年下来还真赚不少哩!”
志丹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加强幼园管理作为提升苹果产业的重中之重,先后制定出台了《志丹山地苹果1~5年生幼园管理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严格按照既定技术路线,按时令不折不扣地落实果园管理措施,实现了全县幼园管理“一个盘子、一把尺子、一个标准”,确保新建园成活率、幼园保存率和管理落实到位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把抓好挂果园管理放到突出位置,积极实施优果工程,全面推行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不断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果园要管好,技术是关键。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志丹县苹果管理技术培训计划》,按阶段、分层次、有
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县上以现场会培训为主、农业大讲堂为辅,根据果园管理环节适时开展技术培训,每年组织县级培训不少于8次、乡级培训不少于10次、村级培训不少于30次。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从全市范围内聘请果业专家8名,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号脉把关”,每年还组织技术骨干、基层干部和果农代表外出考察1~2次,帮助广大果农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同时,各乡镇指导苹果产业重点村组建了苹果专业合作社和技术服务队,以通俗易懂的资料和手把手的方式普及推广实用技术,使果农逐步成为苹果管理的行家里手。
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打造精品苹果
朱成平是双河乡的苹果种植大户,目前有老园20亩,新园11亩,每年光老园的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通过种植苹果,朱志平已经成为当地的“先富一族”。
一人独富不算富,共同致富才幸福。在一大批如朱志平等“先富果农”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农户种植苹果积极性高涨,在政府的资金、技
术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不断扩大苹果种植规模,成为了当地的苹果产业大户。
李启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年47岁的李启军原本是个农民,2007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建了68亩果园;2011年,他又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15亩无人管理导致已经废弃的果园。2012年,李启军和本村7户村民,注册成立了杏子川果业合作社,引导农户流转土地1495亩,新建果园2000多亩。今年,李启军的果园初挂果,采摘苹果1万多斤,收入3万多元,这让李启军对果园的前景更加看好。
坚持抓点示范、以点促面是产业建设初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该县通过奖励、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促进苹果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既化解了农民大量外流后的果园撂荒问题,又促进了社会分工,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产业发展。近三年来,该县累计流转苹果幼园5200亩,形成100亩以上产业大户23个,其中500亩以上规模的产业大户3个。县上积极落实县长、局长、乡长包抓示范园责任,着力建设一批精品园、
明星园、指挥园,让群众从对比中看到希望、学到技能。先后建成示范园200个,其中市级示范园17个、县级示范园35个、“三长”办点示范园84个、技术员示范园64个。同时,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实际需求,积极打造以城镇体系为中心的“半小时”生产圈,规划建设了16条苹果产业带,为进城入镇农民实现“进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奠定了基础。
抓好配套 强化服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苹果产业要发展,离不开服务体系建设。志丹县坚持“早谋划、重配套、促发展”的原则,全方面夯实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县有局、乡有站、村有员”的思路,组建了乡镇果业站,选配了村级技术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先后选派两批85名学员到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进行脱产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全部充实到乡镇果业站。该县还全面加强果园集雨窖、机井、生产道路、防雹网、防雹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果园集雨窖5643口、机井34眼,架设防雹网5888亩,修建生产道路134公里,增设防雹
点9个。积极推广“果畜沼”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鼓励支持养殖企业围绕苹果产业带兴办养殖场,引进了本香集团15万头仔猪繁育项目,建成了40个百头规模养猪场、43个千只规模养羊场、7个万只规模养鸡场;建成养殖小区沼气项目38个、户用沼气池15729个。
与此同时,抓好市场营销配套,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积极发展苹果经纪人队伍,为推广技术、发布信息及组织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以双河南岭苹果为基础,打响叫亮“山地苹果”品牌,积极融入全市苹果营销大网络,确保苹果产得出、卖得好。积极引导果农修建果库,支持龙头企业和有能力的大户修建气调库,逐步实现苹果季产年销,有效规避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先后建成果库119个、冷库和气调库各1座。同时,积极谋划苹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九月红果脆项目已确定落户志丹工业园区,即将开工建设。
又是一年苹果红,果香四溢飘红都。走在金秋的志丹,阵阵果香使人陶醉,满眼的绿色使人心怡,果农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山山峁峁……A⑧
新闻推荐
12月22日上午,志丹县红都社区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看望慰问社区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保暖手套、帽子等御寒物品,为坚持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们送去温暖。...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