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志丹新闻 > 正文

北部山区的果业梦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来源:延安日报 2014-07-16 10:17   https://www.yybnet.net/

地说,他将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联接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山地梯田优生区资源优势,积极倡导绿色有机生产,打造白于山区苹果品牌,计划在抓好“一个基地”(金盆湾山地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和“两部两室”(技术服务部、信息服务部,成员活动室、理事监事办公室)的基础上,再新建“一库”(气调储藏库)、“两线”(果袋加工线、分级选果线)、“两窗口”(销售窗口、互助资金信贷窗口),实现规模经营,循环发展。李启军的这种经营模式,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家庭农场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农场”即将诞生。

说起自己最期望的事,李启军咧起嘴笑了笑说:“还能有啥,肯定是到10月份有个好收成嘛!”看着果树枝头上密密实实的果子,我们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A⑧

(上接第一版)通过镇政府积极协调争取、县上业务部门帮助扶持和技术指导,这一年他如愿以偿地在自家16亩耕地上建起了一个高标准苹果示范园。

由于舍得好地、舍得投入、科学管理、勤劳务实,果园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5%以上。

有了这一次成功经验,李启军更加坚定了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

正当他设想如何扩大发展规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又一次机会来了。2007年全市苹果北扩战略正式启动,志丹县在深入调研、多次论证、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将苹果产业确定为全县一项主导产业,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无疑给李启军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在当年秋季把自家剩余的52亩耕地全部栽上了苹果树,加上2006年栽植的16亩,果园面积一下扩大到了68亩。李启军告诉笔者,起初发展果园非常艰难,但他抓住了每一次发展的机遇,加之这几年县上扶持力度又大,68亩果园现已全部开始挂果,丰收在望。

对于一个7口之家仅有5个劳动力的农村家庭能够拥有68亩果园,在志丹县来讲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产业大户,但李启军并不满足。2011年在杏河镇政府的鼓励引导下,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每亩35元的价格承包了附近村14户农民的315亩无人管理导致已经放弃的果园,承包期限为20年,承包费一次付清,并经过县公证处的公证。

这一年李启军连同承包费共投入了20多万元,先后购买了翻地机、旋耕机、打坑机、拖拉机等机械,对承包果园进行了重新栽植管理,目前承包果园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苹果长势良好。同时,为了解决肥料投入不足和技术缺乏问

题,他还建起了一个20方的沼气池,从宜川长期聘请了一个苹果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2012年,李启军和本村7户村民,注册成立了杏子川果业合作社,目前会员已发展到了19户,涉及小沟、牛寨、边咀、狼岔咀、阳渠5个行政村。几年来,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共引导农户流转土地1495亩,新建果园2000多亩,其中有一名叫高磊的大学生村官,在合作社的牵线搭桥下,流转土地647亩,现已全部栽上了苹果。

李启军通过土地流转不仅使自己的果业发展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因无人管理出现果园荒芜的问题,并带动了一个区域苹果产业的发展。

关于下一步如何发展,李启军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学习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动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北部山区的果业梦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