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宜川新闻 > 正文

宜川教育 激发学生自主能力 树立教育改革标杆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18-12-28 09:1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宏科 魏建军 黄璐

“今年宜川中学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各项指标均获重大突破,一本上线605人,一本上线率35.1%,二本上线1283人,二本上线率74.4%。多年来,宜川中学名校录取不断突破,高考六项指标连续十年稳居延安市各县区第一。”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军宏说,“近年来,宜川县以‘奋力追赶超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在宜川中学的带领下,素质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并探索出一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中学教育新标杆。”

践行素质教育改革

“我们宜中通过自主课堂和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自主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确立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陕西省宜川中学办公室主任康水龙说:“学校积极推进自主课堂教学和自主管理德育为核心的自主教育改革。学生的课桌是三四张并在一起,学生分成小组面对面坐在一起的。现在我们学校讲台上很少见到老师的影子,教室的黑板分为条块,全部成为学生展示才干的阵地。”

所谓自主课堂就是改变过去老师主导课堂,每个班以多个小组构成,小组是班级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是新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分类方面,将小组分为自主学习小组、自主科研小组、自主管理小组三类,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担任角色,形成小组中事事有人参与、事事有人管理的良好局面。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互补优势,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建设中有所发展。

据了解,宜川中学的课堂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至2008年为第一阶段,是自主课堂的初步探索和实践阶段。主要为了解决学校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在加强学情掌握和学生关注,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成绩提升的有效教学方法。

2008年至2011年为第二阶段,主要解决了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发挥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学习—反馈展示—总结提升”为核心的三环节导学式自主课堂模式,使自主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201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是解决学校自主教学改革的瓶颈突破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以高阶思维导学为核心的升级版自主课堂。

所谓自主管理,是宜川中学建立健全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学校对学生自主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以“学生代表大会”为学生管理最高权力机构,让学生通过代表大会自主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决策,自主参与评价学校阶段管理效果,自觉的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实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自觉自律、共享管理成果的良好局面。

各年级不断构建符合实际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年级建设与管理,开展年级常规德育活动,树立年级的自主责任与担当。

在班级建设上,实施“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模式,注重学生民主管理素养的启蒙和培养。将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与小组管理相结合,让每个学生自主构建班级文化、负责日常事务,开展常规活动等。

“每年新学区开学,特别是针对新入学的初一和高一新生,我们提前一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以班为单位,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班的班名、班徽和班规,大家讨论共同确定。”康主任说。

随着学校自主管理德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之配套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培训体系也相继形成。《宜川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宜川中学学生守则》、《宜川中学常规管理条例》得到了落实与完善,真正实现了“制度从学生中来,管理到学生中去”的良好效果。多年里,学生应具备的校园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另外,学生自主管理的培训体系逐步完善,每学年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纳新招聘,通过班级选拔、年级推荐、学校竞聘等方式进行新血液补充,使得自主管理的德育体系,薪火相传。而自主管理委员会也定期对管理干部进行培训、考核。优胜劣汰、竞聘上岗,民主科学,积极构建高效、热情的学生自主管理服务队伍。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行为规范》、《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服务指南》等一些学生自主管理德育校本教材。

近年来,宜川中学全面推进以“自主课堂”和“自主管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2010年11月,延安市教育局在学校成功举办“全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2011年11月,陕西省教育厅在学校成功举办“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现场会”。2015年和2016年间,成功举办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第二届校长论坛、中国第四届自主教育高峰论坛暨现场观摩培训会、全国第二届自主教育高峰论坛暨现场观摩培训会。

如今,宜川中学探索开发出以“自主课堂”和“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自主教育模式,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大范围推广。近年来,先后有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3千多所学校、6万余人纷纷来校考察学习。

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陕西省宜川中学创建于1941年,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学校位于宜川县城,临近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2016年9月迁入丹州新区校区,是宜川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

据康水龙介绍,宜川中学2003年7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被评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15年成为延安市区域重点中学。宜川中学作为延安市区域重点中学,肩负着自主教育改革使命,承担着延安市大批学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重任。

多年来,宜川中学始终坚持教育改革与办学效益为中心,本着办学规模与学校发展相协调,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相协调,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严格控制班级人数和班级数量,每班不超过60人,确保每位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自主教育。

2016年9月10日,宜川中学新校区全面落成,八千师生喜迁新居。新校区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了硬件限制。学校占地230多亩,有教学楼6栋,学生宿舍6栋,礼堂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综合实验楼、艺术楼、综合体育馆、学生餐厅各1栋及辅助设施建设,总投资3.2亿多元。学校目前有124个教学班,学生7861名(高中6528名,初中1333名),有教职工543名。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和办学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宜川中学以新校区文化建设为契机,立足于生态校园、诗意空间的育人环境打造,对校园整体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科学规划,美化校园环境。

在设计理念上,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脉传承、自主特色、改革亮点、现代服务等相互融合,全方位无死角,多角度立体化展示自主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实现一步一景观,一景一特色,一砖一瓦都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创设出了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安全舒适的育人环境。

倾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宜川中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宜川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延安市宜川县是国家贫困县,但是宜川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举全县之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据介绍,2017年,宜川县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但教育支出2.72亿元,教育投入超出了财政收入,县财政支出21亿元,其中教育支出占比10%以上。通过努力,目前宜川县高中教育领跑延安市,学前、义务教育稳步提升,贫困县办出了大教育。

宜川县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核心,始终把“三个紧盯”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在常规中寻求改革,在改革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发展。

2018年,宜川县及早部署教育工作,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验,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两所幼儿园市级一类园创建工作,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创新发展。并制定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高中、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我们举办了宜川县第十七届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学前教育宣传月、校园足球联赛等8项大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梦·延安情’书画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禁毒演讲比赛等各类评选活动。特别是宜川中学刘雅妮同学在陕西省‘汇聚青春力量,倾听禁毒声音’禁毒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宜川中学在全市汉字听写大赛中,高中组和初中组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殊荣,充分展现了宜川县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王军宏说。

与此同时,宜川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不断强化教师培训,先后派出校长、教师232人次赴北京、上海、南京、山东等地观摩学习;邀请庆安中学、南京市玄武区名师专家开展中小学课改培训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8次,培训教师653人。还不断完善师德、技能提升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师德师风测评会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节评选表彰了师德标兵10人、优秀校(园)长10人、优秀教师90人,弘扬了师德风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另外,今年招聘特岗教师56人,学前免费师范生2人,职教中心配备专业教师7人,宜川中学自主招聘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优秀本科生、研究生65人,进一步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

据王军宏介绍,2019年宜川县将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初、高中考试改革政策,全面落实省、市中考改革方案,完善中考改革后质量检测、师生评价等环节的实施细则。分析高考改革形势,制定高考改革推进方案,积极推进选课、走班、学分管理等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实施宜川中学引领带动工程,持续推动将宜川中学的“两个自主”,把成功经验延伸到全县中学、小学的教学工作中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未来,宜川县将继续以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优化均衡城区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走出一条宜川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办事指南》拿在手检察职能全知晓

本报讯(通讯员杜晓强高明星)“这本册子很详细,各部门的职责也清楚,我们再不会走错门了。”“以后有案件,一看这本册子,就知道流...

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宜川教育 激发学生自主能力 树立教育改革标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