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宜川新闻 > 正文

远山的召唤 记宜川县集义镇郭东村第一书记冯冠杰

来源:延安日报 2018-11-17 18:26   https://www.yybnet.net/

?●冯冠杰(右)查看贫困户养猪情况?刘阳 摄

本报记者 李星棋 刘阳

9月17日,秋雨绵绵。在延安通往宜川的309国道上,宜川县集义镇郭东村第一书记冯冠杰冒雨驾车赶往产业培训现场会。路过一个急转弯,冯冠杰下意识地踩下刹车,车子猛然抱死,一下子滑出路面,翻了几个跟头后,被一棵大树逼停。

雨在不停地下着。冯冠杰挣扎着从车辆中爬出来,拨通了集义镇人大主席杨鹏的电话,叮嘱他替自己把培训材料领回去。等到郭东村村支书王抗伟和村民闻讯赶到现场时,平时文质彬彬的冯冠杰,头发凌乱,眼神惊慌,额头有一块明显的伤痕,衣服也被扯烂多处。此时,事故车辆已经被装上了故障托运车,车轮胎爆裂,后门还有个大坑,副驾驶车门则完全变形,所有车窗玻璃都已支离破碎,安全气囊“无力”地摊在车座上。面前的一幕,让所有人倒抽一口冷气的同时,也在心里为这个年轻人庆幸:车撞得稀巴烂,冯书记能“死里逃生”确实是一个奇迹!

事故车没有修复的价值,几天后直接报废。经此大难后,所有人都认为冯冠杰要住院休养一段时间。然而,一周后,冯冠杰又出现在了郭东村,还是那么儒雅,还是那么热情,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当单位领导和亲戚朋友劝他多休息几天时,他笑着说:“村里还有好多事没做完,心里实在放不下。”

(一)

半年前,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冯冠杰刚到郭东村时,引来了村里人不小的猜测:“这个细皮嫩肉的年轻人,解(hai)下解不下农村的情况?”

郭东村地处宜川县最南端,与韩城市独泉乡接壤,距宜川县城50余公里,山大沟深,全村520户1512人,目前还有18户41人是贫困户。全村的耕地大部分为坡地,吃饭靠天,出行靠走,自然条件艰苦。冯冠杰在延长县农村长大,这里比他印象中的农村还要落后。

冯冠杰到任后,没有忙着开会,也不着急听汇报,他在村支书的陪同下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详细了解每户村民的经济收入和困难情况。村里这家没有找准产业发展,那家劳动力不够,还有几家常年有病……在笔记本上,他一一记下了各家的情况。

邹灵各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70多岁的她和老伴独自生活,两人都患有脑梗,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冯冠杰得知后,对这家人格外上心,一有空就会到老人家里看看。一来二往,老人看着冯冠杰也觉得特别亲。

一天傍晚,邹灵各正在家里做家务,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儿女都不在身边,她脑海里蹦出来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冯冠杰。她让老伴赶紧给隔壁村部的冯冠杰打电话,不到五分钟,冯冠杰就和村支书赶来了,一起把老人扶到自己的车上,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镇医院。医生检查后说邹灵各老人是脑梗犯了,幸亏送来的及时,不然就很麻烦了。此后,邹灵各逢人便说:“我的命都是冯书记救的,这个年轻人仁义得很,和我们庄稼人不隔生。”

集义镇有一个九年制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郭东村有许多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学校300多名学生里,有60多名贫困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冯冠杰敏锐地发现,这所学校的基础条件较差,教育资源贫瘠,孩子们的就学条件十分艰苦。教育扶贫在这里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随后,冯冠杰及时将这里的情况向市教育局领导作了汇报,为集义镇九年制学校新建了营养餐储藏室、淋浴间、宿舍楼卫生间,还邀请延安实验小学来结对交流,为老师们上示范课。有了储藏室,孩子们能吃上新鲜的营养餐;有了淋浴间、卫生间,孩子们有条件讲卫生;学校硬件一点点提高,孩子们更爱学习了。“冯书记太辛苦了,整天忙于郭东村的脱贫致富,还惦记着学校的发展和这里的贫困学生。”集义镇九年制学校校长袁景林心怀感激地说。

半年来,冯冠杰习惯了跟村民干部坐在炕桌边,手里抓上一把花生米,一边吃,一边拉家常,一起谋划郭东村的未来。许多贫困户就是在和他的唠嗑中,拉近了和他的距离,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二)

在郭东村的日子,冯冠杰主动当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设计师”,将村内的各项工作安排得严丝合缝,并运用自己的关系四处“化缘”、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忙得不亦乐乎。

郭东村穷,村容村貌也差。以前,村民们习惯把柴火随意堆在门口,垃圾倒在路边,过段时间再焚烧掉,既影响村容村貌,又污染了环境。冯冠杰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铲车轰隆隆开进村后,他亲自上阵,既当“指战员”,又当“技术员”。大到混凝土技术指标、震动系数,小到拌砂调浆等,他都会一一过问。

在村民的印象里,冯冠杰经常开着私家车往返延安和县城,“跑腿磨牙”争项目。在他的奔波下,郭东村10公里通村路变成柏油路,23条生产道路全部硬化,91口集雨水窖建成投入使用。太阳能路灯在夜幕降临后准时点亮,绿化树、公共厕所、垃圾台出现在公路旁边……村民们根本没有想到,过去祖祖辈辈行走在泥泞土路的日子,半年时间内就成为了历史。王抗伟感慨地说:“冯书记用半年时间办了村上几年都干不了、干不成的事。”

如何让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是冯冠杰任第一书记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针对大部分村民观念保守、信息闭塞,存在惰性思维、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一现象,冯冠杰多次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进行探讨,立足于郭东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种花椒核桃、养蜜蜂养猪,养殖种植统筹推进”的扶贫攻坚发展计划。

村民畅向东家因孩子上学而致贫,经过几年的帮扶,家里的日子有了起色。今年,看到花椒价格上涨,畅向东想发展10亩新花椒园,因为没钱而发愁。冯冠杰知道后,帮他申请小额贷款,协调互助资金3万元,10亩花椒园顺利建成。“等到新园发展起来,家里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再也不用政府来帮扶了。”畅向东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今年,村民邓全生把自己承包的60亩核桃全改种成了花椒,按照现在市场每斤60元的价格计算,三年后,他的花椒净收入可达到数十万元。“这都是冯书记给我提的建议,当时心里也犹豫,冯书记像朋友一样不断地给我分析市场前景,算收入账,这才打消了我的顾虑。”看到一天天长起来的花椒树,邓全生的心里同样充满了期待。

如何让主导产业花椒有销路,卖出好价钱?冯冠杰还协调市县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对郭东村产业户进行集中培训,引导村民建立富民花椒专业合作社,配备花椒烘干机和选椒机,免费共享宜川花椒商标,提升花椒产品价值。2018年,郭东村仅花椒销售一项较上年增加25%以上。

或养猪,或养牛,或养蜂。如今,郭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家有了脱贫产业。17户39人年底可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立冬时节,陕北大地披上了厚厚的白霜,大雪也即将封山。从延安到郭东村单程二百多公里,要翻越几座大山,且山路崎岖十八弯。这是冯冠杰必经的扶贫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曾经死里逃生;在这条道路上,他选择继续前行。他说:“郭东村人一日不脱贫,我就一天不离开这里。”

新闻推荐

吴铁在宜川黄龙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 突出重点 分类实施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本报讯(记者房佳)为贯彻落实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11月1日至2日,市委副书记吴铁到宜川县、黄龙县调研实施乡...

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远山的召唤 记宜川县集义镇郭东村第一书记冯冠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