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靳之林:他的魂在延安,在黄河刘江

来源:延安日报 2014-06-19 22:47   https://www.yybnet.net/

农历正月初六,黄河岸边的延川县大雪飞舞,在这大雪中正有一位在老人飞笔作画,纷纷大雪落在了他的肩上头上,像雪压劲松。如果说这场大雪是上苍挥舞着大笔,把大地装扮,那么老人则用他的画笔招来了这雪的魂,让它在自己的画布上舞动。他的笔下的陕北大地恢宏大气,壮美无边。

站远了,看。老人俨然是这场圣洁大雪中的一尊雕塑,他完全是物我两忘,他的耳边已经没有了风,眼中也没有了雪,只有手中的笔在和着大地的律动在挥舞,笔下涌动的是一位黄河之子、一位人民艺术家的满腔赤诚。

整整两天,他画了黄土地上的奉献树毛头柳、画了温暖的农家小院、画了婉转如歌的黄河九曲十八弯,直画得风停雪住,云开日出。明明感冒发烧了,可一回到农民朋友的热炕头,喝一碗米酒,吼两嗓子道情,出一头热汗,全好了。

他就是86岁高龄的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靳之林先生。他说,在黄河边画画,招魂!

靳之林先生对延安可谓是一往情深,他说:悲鸿恩师的油画《箫声》,引我进入艺术的殿堂;古元同志的版画《菜圃》,引我到了黄土高原之乡。陕北窑洞的老大娘给我两把金钥匙,一把是“生生”,一把是“阴阳”,打开了民族本原文化的宝藏。在上世纪风云多变的年月,靳之林先生主动到延安插队落户,在延安工作和生活了13个年头,在他的心中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他的艺术圣地。在延安工作期间,他创作出了《女书记》等经典油画作品;徒步3000里全程考察了南起淳化林光宫北到内蒙古包头九原的“秦直道”;考察了陕北由北魏至民国历代408个石窟的10万余尊雕像;把陕北的剪纸老太太带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并成功举办了“延安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展”,为使世界了解了中华民族本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陕北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靳之林先生虽然离开了延安,但他一直把延安视为滋养自己艺术生命的沃土。尤其多次在延川的黄河沿岸考察后,他认为,这里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家园更是我们民族本原文化的发祥地,他以独特的艺术慧眼破译了留存在民间的一个个神秘的文化符号。每次发现都使他激动不已、都再一次激发他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更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位人民艺术家的生命担当。所以他多方奔走筹资,帮助成立了“小程民间艺术村”和世界少有的民有民营的“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2007年春节,他还和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卡兰默先生共同策划举办了“相邀小程村·国际民间艺术节”,以妇女为主体的欧、亚、非、拉6个国家的23位民间艺术家欢聚小程村与以小程村的劳动妇女为主体的中国民间艺术家共同创作互动交流,小程村窑洞墙壁上的壁画记录下了国际民间艺术

交流史上的这一段佳话。

年事渐高后,靳之林先生更是S把延安视为灵魂的栖息地和疗养身心的圣地。2012年一场手术过后有半年多不能出门,此时他心里最想念的还是延安,延安的朋友是用轮椅将他从机场接回家中的,但他还坚持要去考察去画画。走不动,山沟里坐牛车,城里边坐轮椅,就这样一路坚持下来他的身体竟奇迹般地康复了。2013他又先后8次来延安,他说,只要来延安什么烦心事也没有了,什么病也没有了。早年母亲去世后他就把老人安葬在宝塔山的对面,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他将来的归宿也是这里,他要天天能陪着母亲、能看到宝塔延河。但是随着对黄河、对乾坤湾的深入理解,他觉着自己的生命完全融进了这条母亲河。乾坤湾旁边有一个柏树峁,2001年,他连续在这里画了半个月的画,有一天他正画着看到远处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一下子他感觉着自己的灵魂也随着这股青烟升起来了,一瞬间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他说:已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不在画意了,自己完全进到天地万物的宇宙之间,整个感情

就进去了,随着那缕青烟冲天了。他说:我改主意了,这里才是我的灵魂栖息地。他认为,现在倡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就应该唤醒全民族的本原文化意识,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要重振汉唐雄风。

创作的欲望使靳之林先生永远年轻。每次来延安,只要灵感来袭他都要挥笔作画,不管阴晴晨夕,不避荒草尘灰,在旷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作完画拍拍手,一身的疲惫似乎被创作的喜悦冲得一干二净。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天生就有一副野外工作者式的体魄,殊不知他不仅有冠心病的病根,而且先后做过四次手术。但是“邪不压正”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精神上的打击还是病痛的折磨,过后他都一概不记。他说,我死过多少回了,现在的命是白捡来的,是上帝赐予我的,我无所畏惧!

长期的往来使他结识了许多农村的朋友,这友谊在生命的年轮中永存。延川县桑洼村的老百姓听说靳之林先生要来他们村过年是清水洒路,锣鼓秧歌相迎,这种传统的最高礼遇感动得老人家眼含泪花,他一一和老朋友热情相拥,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扭秧歌的队伍之中。在得知民歌大王贺玉堂谢世时,他半天无语,拍着额头说:“我又欠下了一笔债、一笔再也还不了的债!他约我写一篇文章,我还没来得及写,他却走了。”命运的坎坷使他最懂得平等待人,别人蹲着,他绝不会站着和他对话。他说我在黄河边画画时,怕我累着了是农民朋友用毛驴车拉着我早出晚归,怕我饿着了是农民朋友抢着为我送饭。那饺子怕凉了,一煮下就装到罐子里提着往山上跑,赶我吃到嘴里还是热乎的。他们,是我最亲的朋友。

正月初五,赶给小程村的乡亲们拜完年天就飘起了雪花,靳先生就坚持要留下来作画,但是怕大雪封山大家还是劝着他回到了县城,结果使他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

睡。他说,这场大雪我盼望好久了,不能画雪落乾坤湾我会终生遗憾。面对老人家的这满腔热情,谁还忍心拒绝?随后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他又重返黄河边,便有了那雪中挥笔作画的壮美场面。

过完年回到北京没几天,天气预报延安还有一场降雪时靳之林先生又动了心,2月17日雨雪霏霏一路险象环生,但他的脚还是稳稳地踏上了延安的土地。第二天一早,他就手握画笔站在了寒风料峭的延河岸边,他说:宝塔山是我心中最高的美学力量,是最高的民族魂的象征。在这儿,民族魂就是黄河、延河!创作完成时已是下午一点,但他稍作休息又决定再去枣园。他说我一直想画雪中的枣园,主席旧居的院子里一片白,没有人踩过的。我们说枣园的工作人员要接待游客,雪早扫掉了。他坚持说:去看看,能画就画,不能画再回来。

进入主席旧居的院子,靳先生背着手转了一圈往大门的耳墙边一站说:就这。撑起画架,头上飘下几朵雪花,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风吹落了墙上的积雪,可那雪花越落越多,抬头一看,一团雪雾正从《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台的方向飘来,哇!太神奇了!难道说这就是天人之间的一种感应?靳先生一脸庄严,他手中飞舞的笔像是音乐家的指挥棒,洁白的雪花随着他的指挥翩翩起舞。笔和雪又都像游子归家的脚步,急切,深情。

那张有着故园一般温馨的画画得非常顺利,等他拍拍手说声好了,我们这才发现雪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已经住了。我们说,老师,刚才那阵雪真是天人合一,那是你和枣园的对话。你以你的艺术语言和枣园对话,枣园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你对话。他说:“那是主席对我的启发。这是春天来了!”

在常人眼里,如今的靳之林先生无论从艺术成就、学术成果还是从年龄讲,都应该颐养天年了,但是那终生不渝的艺术追求使他停不下脚步,放不下手中的笔。放下画笔,他觉着自己是一位老人;拿起画笔,他觉着自己依然年轻。

他的魂在延安,在黄河。他的梦也在延安,在黄河。

新闻推荐

延川:主题演讲检验学习成果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已经成为劳动监察大队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哪儿需要我们,哪儿就有我们的身影。”近日,延川县人社局组织了以“践行群众路线立足岗位奉献”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人社系统的12名选...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靳之林:他的魂在延安,在黄河刘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