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明
15年的坚守,年复一年,时刻不忘把自己的追求与农民紧紧连在一起。5400个日夜的付出,日复一日,只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操劳奔波。他,就是中国农业银行延川县支行的三农客户经理刘贵荣。他11次获得支行先进工作者、服务三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两次获得陕西省农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荣誉让刘贵荣更加坚定了当好农民兄弟贴心人的信心和决心。
让“金穗惠农通”惠农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刘贵荣来说,深感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不畅给农民群众带来的不便。他在“金穗惠农通”工程实施中,先后为延川县农村配备安装自助设备、电子机具104台,建立“金穗惠农通”有效服务点85台,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偏远农村。
他说,每个服务点都是农行网点的延伸,每个农家店主都是农行的编外“员工”,它代表农行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对这些
“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及电子机具的正常运营、日常维护、管理等,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月至少要到全县的乡村“惠农通”助农取款服务点跑一趟,除了送耗材外,还对设备、机具进行维护,对故障设备及时修复。
有一次,他到延水关镇贺家河村贺三家安装支付通,得知店主是60多岁老人,年老眼花,操作起支付设备十分困难。当即,刘贵荣拿出260元钱给店主买了副老花镜,当老人给他眼镜钱时,他却说:“眼镜是送给您的,只要您以后能很好地代理支付业务,就是对我工作最好的支持。”
截至2013年末,延川县农行发放惠农卡59898张,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8.2%,该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转账查询、汇款、购物结算、自助还款等现代金融服务。
坚守岗位服务“三农”
刘贵荣经常奔跑于农村开展信贷调查、收集资料、客户回访等工作,为农户送去贴心的金融服
务,有时在村上一呆就是一二十天。但凡走过的村庄,他对乡亲们的情况非常熟悉,谁家有几个猪圈牛室、大棚种植什么作物、多少红枣果树都了然于胸。去年,他累计投放农户贷款479多万元,到期100%收回,无一户逾期还款。许多农民在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支持下,依靠发展红枣、温室大棚种植和设施养殖等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坚守服务“三农”岗位,就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去年8月份,他的妻子患腰锥盘突出病住进了医院,当时他正在参加上级行组织的业务培训。他的妻子躺在病床上说:“你放心学习吧!我这里有医生呢。”手术时刘贵荣没能陪着妻子,由于没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妻子留下了腰椎术后综合症。
有一次,刘贵荣在写一份调查报告,突然满头大汗,面容苍白,同事们劝他赶快去医院检查。他却说:“老毛病了,没关系,过一会就好了。今天写不好调查报告会影响全行工作。”一次次忍受慢性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病痛的折磨。在他的眼里,工作是神圣的,也是最快乐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琦杜静)今年,延川县将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好家园。该县将按照“一城两镇”的布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让居民望得见山...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