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树国指导村民如何科学管理苹果幼园
路树国正在给包扶村村民发展苹果产业鼓劲打气
路树国跟该县果业局和杨家圪台镇负责人探讨拉枝技术
国、贺春祥、郝贝来到塬面上的果园里,查看成活率、讲解目前最关键的管理技术要领。他们督促“学员们”,立马用3天时间翻地,再迅速覆地膜。并反复叮嘱乡亲们,去年补栽的苗子,现在千万不能翻土见光。啥时候翻开,等相关资料和技术员的具体指导。还有就是幼苗枝上包裹的薄膜千万不要随意揭掉,用一切措施确保成活率。同样,啥时揭,等技术通知。“你多在乎管理技术,果园就多爱你钱袋。大家虽然不懂技术,但好就好在你们在这方面像一张白纸,严格按照我们的技术要求来
做,恰恰起点更高,坏毛病更少。你们干得怎么样,我们清明后还要来检查。”高树国说。
下午,听说苹果专家来了,该县果业局局长高世平和该镇党委书记冯文利赶来了,特邀两位专家实地查看和指导了孙家塬、陈家塬等村的示范园和文安驿镇梁家河果业综合建设项目。所到之处,路树国一一点评、详细讲解,看得出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满意和期许。
“跟苹果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知道每一个果树都在想啥、说啥。果树是有感情的,也是懂得回报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有多好。”路树国说得很平静,却难以掩饰话语中的那一丝丝动情的颤音。
子里,村民围坐在一起,人数不足20人。贺春祥却高兴地说:“往常兴冲冲地来培训,最少时只有3个村民,这次算最多的了。”
该村69户229人,常住的19户,留守者38人。退耕地256亩,山地1119亩,塬地100亩,坝地25亩。“去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估计今年还不胜往年呢!”村主任冯向东说。
自从3年前该局包扶以来,就力主发展苹果产业。免费送来了1万多株苹果苗,栽植了300亩苹果,并支持6万元用于发展苹果产业。该局去年上半年投资24万修了一座桥。支书说:“以前,只能下到河滩才能上马路,现在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一代算享受上了。”
“这次来,我们啥也没带。”路树国此话一出,乡亲们笑得很开心,“我反而是来跟你们要东西的,啥东西呢?就是你们对扶贫的好建议、好意见,要你们发展苹果产业的信
心和决心的。”
“靠种庄稼,过时了。去年我们在洛川表彰苹果收入大户,最牛的一户年收入百万元啊,50万元的就有25户。早年,我在宜川交里乡李家原村抓苹果产业,几年后离开时,村上一年光苹果的收入就超过500万元。所以,大家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处使,严格照我们说的去做,就能成务果的行家里手。到我们走时,要看到这里的果园全都成为示范园,人均收入翻上几十番。”这番话听得乡亲们激动起来,纷纷畅谈目前遇到的生产道路、农业机械、管理技术
等方面的困难……
这时,该镇副书记郝贝承诺道:想要支持,看行动。只要你们把苹果管理好了,路会通,农机给调配,农膜、化肥就向管得好的倾斜。路树国鼓励说:“在扶持上,实行以奖代补,不搞平均主义。你等靠要!那就趁早收拾了。”他当场表扬了冯永禄、冯作阳二人,夸赞他们把果园管得不错。乡亲们向他俩投以羡慕的眼光,纷纷要求到他们的果园里把把“脉”。
—
□本报记者杜方远
延川县杨家圪台镇冯家山行政村,是市果业局的包扶村。当下,正值苹果幼园管理的关键时节,局长路树国呆不住了,他带上果树专家贺春祥要去村上看个究竟。3月21日是星期五,一大早他们便急匆匆驱车赶往目的地。
前年栽上的300亩果园成活了多少?补植的又怎样?是不是缺少劳力?管理
技术到底运用的怎么样?一路上,路树国一谈到这些担忧,眉头就拧到了一起。在他看来,不管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和将来的收益。
扶贫只是个“药引子”以奖代补专治等靠要
上午,村主任冯向东的院
随即,乡亲们簇拥着路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南卫东)3月28日,延川县政府、陕西省大美术文化产业集团、陕西旅游集团在该县文安驿镇隆重举行文安驿古镇保护利用项目三方合作签约暨开工仪式。副市长郝宝仓,陕西大美术文化产业集团董事...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