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活动延伸到每个行政村,通过县级领导联乡包村示范、科级领导包村帮扶、机关党员驻村联户、党员中心户和农村率先致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使每个村都有领导包扶、每名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都有党员干部联系,实现了党群干群“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举措。采取组建包扶团队、建立《群众困难台账》、记写《民情日记》,发入《党群连心便民服务卡》,开展“三包四扶六联”(包发展、包脱贫、包稳定,扶志气、扶产业、扶技能、扶班子,组织联建、人才联培、党员联带、结对联姻、实事联办、党群联动)等有力措施推进落实。活动开展以来,共结成组织联建对子410个,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近3000对,培养了3000余名业务精英和农村技术骨干,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帮扶实施项目583个,办实事好事1万余件。
聂家坪村党员中心户呼金叶“联带”3户困难党员,现已发展成为村上的产业大户,在党员中心户带动下,该村建成蔬菜大棚户均3座,村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齐家圪塔村坚持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发放500至2000元的助学金,并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力所能及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延华煤业公司通过实事联办,投资2400多万元在贺家崖村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8个村农民奔富路。灾情发生后,县国土局第一时间赶赴包扶村文安驿镇依洛河村撤离安置群众,并送去10顶帐篷和200多米彩条布,安排4名党员干部蹲村值守半个多月,险情解除后,又全力帮扶村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县委组织部组成组工干部抢险突击队分赴县城沟道、大梁家河区域和包扶村马家河乡瓦村河村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受灾党员群众9户,帮扶瓦村河村10户房屋损毁严重的受灾户建起了每户不小于20平米的彩钢房,现已全部入住……
同时,建立民情信息员制度。落实了345名包扶团队成员担任村上的民情信息员。要求做到“四必访”、“四必到”和“四必知”,即矛盾重点户、生活困难户、产业大户、老党
员必访。群众有问题反映、群众产生纠纷、群众出现信访、群众发生困难必到。所联系村的基本情况、不稳定因素、弱势群体、突出问题必知。坚持每天上报,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启示三:创新“服务”,为民、务实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关键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落脚点是“服务”两字。延川县把服务作为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创“三型组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建“三优机关”(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异业绩)活动,并要求所有科级以上干部“三亮双诺”(亮身份、亮职责、亮任务,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廉政承诺),通过“党委书记电视效能访谈”、下发“任务交办(效能督办)单”等方式,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健全组织设置是延川县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先后组建县非公企业党工委和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将延华煤业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设立离退休干部党委和1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县人社局等7个县直机关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积极探索在产业链条上建立跨区域党组织,依托中菲、本香两家大型现代养殖公司,建成大梁家河区域八村党总支。同时,在城市社区成立了35个党小组、派出8名党建指导员、确定了110名党建联络员,初步实现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机构,是延川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举措。针对调研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延川县整合各类资源,县、乡、村(社区)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建起近400个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站),在行政审批、低保办理、医疗保险、集中缴费、粮食直补等方面为群众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发放“便民服务卡”2万余张,方便群众办事。梁家河村建起了集养老保险、警务、信息、卫生、计生等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深受群众称赞。
新闻推荐
近日,延川县广泛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提档升级。全县共有20个行政管理部门、19个行政执法部门、26个公共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作为评议对象。(冯娜)...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