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琦)“……对于所有窑洞内居住的群众,坚决撤离,全部搬迁……”7月26日,记者在延川县文安驿镇上驿村见到该县县委书记刘景堂,他正在人群中劝说当地群众。“搬迁出来的居民坚决不能回家,你们住的窑洞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在灾难面前,首先要确保生命安全;人没了,什么都没有了……”
“幸好我们前几天就搬出来了,要不后果真是不敢想象!昨天晚上我们家一排好好的7孔窑洞就全倒塌了!”站在废墟旁边的上驿村村民袁小利看着自己家的窑洞一夜间变成了一堆废墟,难免伤感。
由于近日来持续强降雨,袁小利兄弟两家4孔窑洞和隔壁杜哲哲家3孔窑洞渗水严重,而且墙体已经开裂,该村驻村干部续育瑞知晓后,马上动员他搬离住处。袁小利坚信窑洞不会倒塌,无论
怎么动员就是不愿意搬。于是,驻村干部续育瑞马上向镇领导汇报情况,该镇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迅速赶赴到上驿村。最后在该镇政府领导、驻村干部及村领导的共同劝说下,他才勉强搬了出来,被安置到学校居住。开始,他还不太理解,带着情绪住到安置点。过了几天他的窑洞塌陷了。看到倒塌的窑洞时,他打心底里由衷地感谢政府,后来还给政府送去了一面写着“抗洪救灾一心为民”的锦旗。
在采访途中,文安驿镇、延川镇、杨家圪坮镇、眼岔寺中心社区等乡镇学
校、党员活动室、街道宽敞地段随处可见搭建整齐的帐篷。在眼岔寺中心社区抹山村,群众住在依山而建的窑洞里。远远望去,在绿树成荫的枣树林里,每户院子里都搭建着蓝色的帐篷。据了解,此次强降雨造成该村76户受灾,72孔土窑倒塌,152孔石窑受损。灾情发生后,该村村干部深深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简易晾枣房,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窑洞里的群众暂时搬出来,住在自己家院子里晾枣房里,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随后,该村村
干部又领取了10顶帐篷,将受威胁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我们村道路损坏比较严重,等天气晴了,我们将组织村上劳力修通受损的生产道路,然后组织群众开始给枣树打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我们村群众今年增收!”抹山村村支书白延林说。在他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对恢复灾后生产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进入7月份以来,延川县持续降水量达608.5毫米。另据黄委会专家预测,今年汛期陕北防汛形势严峻,降雨量将达到历史均值的2—4倍。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做出果断决定,迅速安排部署撤离抢险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紧急撤离群众73563人,发放帐篷1700顶、彩条布17万平方米、被子4500套、床500支。
新闻推荐
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指派巡特警大队在各个安置点设立治安办公室,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调节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受灾点治安稳定。在道路交通方面,交警大队全体民警加强路面巡逻监控,疏导交通,协助公路...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