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城市广场效果图(延川县刘家湾区域旧城改造板块)
延川城市广场施工现场(延川县刘家湾区域旧城改造板块)
县委书记刘景堂、副书记高明星一行检查延川城市广场建设情况。刘鹏飞摄
四月的延川大地,一股春风吹过,立刻沸腾起来。
纵穿延川全境的延安至延川高速公路全面动工,到处是轰鸣的搅拌机和挖掘机,醒目的大幅标语,繁忙穿梭的车辆和工人们;沿着210国道、渭清线、旅游专线、永延路一线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使广大农村群众乔迁新居;永坪、文安驿、杨家圪台重点镇建设如火如荼,逐渐成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亮丽明珠;作为延川县的中心——延川县城,旧城改造全面开花,率先开工的刘家湾、圪台沟、中湾区域内机器轰鸣,脚手架林立,钢筋混凝土正在编织着众多棚户区居民的回迁梦,编织着进城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梦;特别是延川县正在大力推进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亮化、社区道路、县城中心公园、延川大桥加宽、四方广场建设、大禹广场二期、圪台沟河道覆盖等正在全面动工……将全面提升延川县城的城市品位。
如此大规模的改善民生的大动作,将使延川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惊喜和振奋,而推动这一变化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高位推动,创新机制,下好延川城乡建设一盘棋
如果说普通百姓看到的仅仅是全局中的一部分,那么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要谋划的则是延川县未来发展的全局,无论是县城改造、社区建设,还是农村危房改造都是延川县统筹城乡大局里的一个棋子。让一个棋子变得漂亮是容易的,而让所有棋子都按计划行动,实现共同的变奏则需要一定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2011年,新一届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走马上任,而此时,正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落实之时,县委书记刘景堂和他的一班人,敏锐地洞察到其中对于延川的重大机遇,提早谋划延川县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大思路,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一个彻底改变延川城乡面貌的大思路初步形成。
县委认为,延川县作为一个欠发达的现代农业县、新型旅游县,其基础薄弱、底子很差,要进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投资巨大,而统筹城乡的战略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又不允许放缓建设的步伐。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是一股强劲的东风,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千万不可错过。在统一大家思想的基础上,县委果断做出“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块推进”的城乡建设思路,要在全县大力实施137工程,一城三镇,七个中心社区城镇体系建设,由此,延川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这个思路的出台,立即受到延川县城乡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事实上,延川县城原有城镇居民6万人,而居民的居住条件极差,大多数居民住在自建的土窑石窑或薄壳砖瓦房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住房的需求与房源的紧张形成尖锐矛盾,因此在城市保障性住房、城市商业住房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情况下,大量的简易房、临时砖瓦房、自建楼房应运而生,即使如此,也难以满足进城农民的需要,实现城乡群众住有所居、改善生活质量几乎成为梦想。
不仅是县城,就是像永坪、文安驿、杨家圪台等乡镇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功能不齐全、住房建设严重滞后,使城镇化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县委、政府的这一决策,顺应时代需要,是大势所趋,民心
所向。延川县的干部群众说:“县上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确实让我们非常振奋。这种开创性的思路,就是在政府财力不够的情况下,也能搞建设,不必全部花钱,引入市场机制,既解决了问题,又推动了工作,搞活了经济,改善了民生,真是一招多赢。让农村群众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已经不再是梦想!”
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延川县城乡建设全面推进
然而,延川县如此大规模的城乡建设,要做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几乎是纸上谈兵。
延川县城过去是大面积的棚户区,楼房低不说,还占地多、品位差,功能不齐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也处在无序状态。一边是群众急切的改变愿望,希望住进新式的楼房或小区,一边是住房建设和小区开发几乎没有,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一些房地产商与个别住户私下商议自建住房,这些自建住房由于投资不大,规格不一,仍然是一些小建筑,缺乏统一的标准,占地仍然多,不利于县城特别紧缺的土地的集约性开发建设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群众的住房难,一些单位和小区与开发商协商后,开始在县城黄金地段插建。这种建设模式在陕西省也几乎是普遍现象,然而却与延川县经济社会发
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人民群众普遍寻求改变的愿望相差甚远。
延川县城改造作为延川县统筹城乡大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其建设的起点、标准高低,直接决定着统筹城乡工作的成败。而旧城改造,势必牵扯到大量的征迁。而征迁如何最大限度做到,即使征迁改造顺利进行,又能减轻居民群众的直接损失,而且从根本上改善民生质量?
2012年2月,延川首先启动了三个小区的开发项目,刘家湾小区涉及居民192户、中湾87户、圪台沟80户,动迁人口400户3000多人,整体安置需要8万多平方米。通过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和宣传动员,该县住房建设部门认为,做好征迁的关键还是政策,既要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又要充分照顾到本地的实际情况,更要关照到群众的利益诉求。经过考察,他们发现,按照国家征迁条例,向征迁对象进行1:1返还,事实上都很难实行,征迁很难进行,根据延川县的实际,县上根据和参照各地的经验,决定按照1:1.3的比例适当奖补。即按照征迁程序,政府发出征迁决定,并评估以后,在一个月内完成征迁的,分三个阶段区别对待,前十天签订协议的奖励30%,中间十天奖励20%,后十天奖励10%;一个月后还不签订协议并拒绝拆迁的,按照法律程序拆除。同时,政府在安置工程未完成的过渡时期,要承担拆迁户附着物补偿费、装修补偿
费、过渡费、搬家费、回迁费等前期费用,全县共计1.5亿元。为了推动旧城改造顺利实施,政府在开发建设优惠政策基础上,对开发企业予以减免地方性规费——城市配套费的优惠,对凡是小区涉及公共财政投资的市政项目全部由政府埋单,交给开发商代建。
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条件,有效的措施,使旧城改造的前期征迁工作顺利进行。到2012年6月10日,全面征迁完成。截至目前,由该县住建部门主持的开发项目的土地房屋征迁,基本达到了群众满意,旧城改造顺利推进。
诚信招商,热心服务,上演新版“萧何追韩信”
2013年的春天来得是这样的早,延川县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契机,紧盯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旧城改造六个区域和六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面推开顺利推进。然而,全县正在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多层和高层建筑就有91栋,总建筑面积91.41万平方米,总投资22.49亿元。市政建设总投资1亿多元,农村危房改造7200万元。这么多的项目,这么大的投资,要全面推动好,对于延川县政府和城市建设者来说,可谓是一个大考验。
4月11日下午,延川县政府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这里正在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旧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问题。
“请各开发商把当前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都提出来?”县长严汉平开宗明义地说。
“刘家湾小区建设中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电杆迁移问题,在这里有两个电杆,有一个高压线杆一个低压线杆,影响工程施工,请政府尽快协调解决;二是我们正在着手建设小区的幼儿园,但是这块地段上仍有村民阻挡,希望政府出面协调一下!”开发商代表说。
“这两个问题很急迫,电杆问题由指挥部成员单位电力局协调,争取在三个月内解决;土地纠纷问题,由延川镇调查协调,争取早日动工。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旧城改造的环境保障工作。”县长当场拍板。
“去年以来,我们这样的协调会、推进会开过很多次了。”县住建局局长杨勇说,“从旧城改造开始到现在,我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过年都没有放假,为了旧城改造,我们住建部门对每个小区都分派了两名局领导和四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指导,力争让每个工程都建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不仅如此,延川县还坚持高标准建设,超前化设计,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断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上演了一段新版“萧何追韩信”的佳话。
一年前,陕西御朗置业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延川县的城乡建设,看好了刘家湾小区的开发前景。公司总经理高少童通过组织全国范围内先进的设计公司,开发出了设计超前、理念
先进、功能齐全的投标文书。而这个工程总投资将达7亿多元,这么大的工程要赢得政府和住建部门的认可,显然要棋高一招,非常超前。
延川县为什么要选择陕西御朗置业有限公司前来搞开发?县住建局局长杨勇给了我们答案:“我们为什么看好陕西御朗置业,刘家湾地理位置离县城中心较远,而陕西御朗置业思路明确,富有远见,愿意打造一流的精品小区,这个企业不像一般的企业为赚钱而来,他们既考虑企业自身利益,又站在公众服务解决统筹考虑,我们招来的企业也不少,最终觉得他们看得远,有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主要有三点,一是规划设计上超前,他们不惜财力炸石砭,留出了消防通道;二是他们以往的施工过程工地管理非常规范;三是设计的外围设施上,充分考虑楼间距、道路、绿地空间,服务功能、抗震等级等均设计非常好,绿地率、容积率达标,整体理念非常先进。”
该县规划办主任张雄说,我们认为,刘家湾地处城乡结合部、延川南大门,对城市品位的提升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当初的整体构思是要把这里打造成延川县城商业住宅的精品区、品牌经营的集中区、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乾坤湾景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区。通过多方考察对比,总体认为陕西御朗置业思路超前、理念先进、务实创新,对延川今后的开发有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诚恳地发出了邀请。
“我们一定要用最先进的设计和施工,使刘家湾延川县城市广场这个城市综合体三十年领先,五十年不落后!”高少童总经理充满信心地说。
开放的政策,务实的支持,使延川县城乡建设开创出良好的新局面,旧城改造确实提升了延川县城的城市品位,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在解决城乡居民住有所居,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打造了一个新的典范。F⑧
本报记者宋伟
新闻推荐
通讯员冯娜俗话说“一亩园赶三分田”,映入眼帘的苹果、枣树幼苗,给延川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林果经济林带为秀美的山川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场“绿色革命”正在这里掀起。在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