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延川县棚栽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延安日报 2013-03-26 17:17   https://www.yybnet.net/

顾卫兵

延川县是一个农业县,棚栽业是全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战略,大力推动棚栽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永坪川、青平川、210国道沿线为中心,以冯家坪乡前张家沟、贾家坪镇马家湾沟、高家屯乡丰柏胜、禹居镇张家屯沟为辐射的发展态势。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有日光温室大棚2841亩,春暖式大弓棚1000个,棚栽业总收入6394万元。

一、延川县棚栽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传统发展区

以冯家坪中心社区的聂家坪、十甲、源流湾等为代表,这些村发展棚栽业起步较早,农民对棚栽业的技术掌握程度较高,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突出。以聂家坪村为例:该村共106户,605人,无外出打工人口,从1999年开始发展棚栽业,目前共有大棚324座,主要生产西瓜、小瓜、草莓、杏等。农民对种棚的技术掌握程度较高,单棚年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部分可达到5万元。户均栽种大棚3个以上,户均年收入绝大多数都突破了10万元。该村适合建大棚的地块已基本饱和,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二)辐射带动区

以高家屯、贾家坪等为代表。这两个乡镇分别位于冯家坪的东、西处。受中心地带带动,也发展起了棚栽业,但因农民技术水平受限,所经营的大棚经济效益还不是很高。如贾家坪镇共有大棚121座,年产值250余万元,大棚收入目前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0%。贾家坪镇所属的曲溪交村,全村180余户,1080人,其中常在人口500余人,现有大棚48座,全村大棚年产值

为96万元,棚均年产值2万元。高家屯源流湾村效益要好一些,现有大棚106座,正常运行棚91个,年产值227万元,棚均年产值2.5万元,全村棚栽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40%。

(三)新兴现代示范区

2012年,县委、县政府将禹居镇确立为现代棚栽业示范区,决定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举措,发展高标准、现代化棚栽业,示范带动全县棚栽业跨越式发展。根据延川县政府与山东寿光市政府签署的两地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建成高标准5代190m×12m大棚5座,90m×12m大棚4座,并聘请寿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另外新建2代大棚178座,引入具有果蔬生产、销售一体化能力的圣通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统一经营41座大棚。目前,该区域有150座大棚投入生产。该区域棚栽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经济效益可以预期。

二、延川县棚栽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偏弱

延安市财政对新建日光温室大棚补助1500元/棚,延川县财政对集中连片30棚以上的每棚补助3500元,30棚以下的每棚补助2500元。而目前,大棚建设成本,第5代高标准棚每棚约15万元,已经落后的2代棚每棚建设成本也已超过3万元,一般农户无力承担如此高额的建设成本。政策扶持力度偏弱,制约了棚栽业的快速发展。

(二)服务体系不完善

棚栽业产前的农资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储藏、销售和品牌经营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假农资坑农现象时有发生,技术不规范导致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产地储藏设施的缺乏制约了农户销售产品时的议价能力。还没有

形成统一的规格、统一的型号、统一的品牌。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传统发展区虽然农民技术水平较好,建棚种棚的积极性高,但是棚型普遍老化,温室面积小,保温能力差,经济效益受限,且土地已无新发展空间,基本饱和。辐射带动区农户发展棚栽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对弱一些,青壮劳动力少,部分农户观望心态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兴现代示范区大棚标准高,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却较为落后,两者之间的矛盾突出,另外,灌溉要求高,随着更多新建高标准大棚的投入使用,现有打井取水的方式将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水源问题凸显。

三、促进棚栽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市、县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可在现有基础上补助标准再翻一番,对发展5代高标准大棚再增加奖励资金,建议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考虑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二是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对棚栽业所需的自动卷帘机、杀虫灯、喷雾器、微耕机等农用机械按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予以补贴。三是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对集中连片30棚以上瓜果蔬菜大棚,由政府统一安排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四是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将棚栽业发展,特别是新建高标大棚和更新改造落后大棚等项目列入招商引资目录,积极向外推介。

(二)完善服务体系

完善棚栽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产前服务重点是建设便民农资销售网点,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产中服务重点是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新兴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棚,面对面讲、手把手教,

提升农民的实际操作水平。产后服务重点是扶持建设储藏设施,提供信息和政策服务,提升农户销售议价能力和把握市场机遇能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争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实施品牌化经营,进一步开拓市场。

(三)加大落后大棚更新改造的力度

加快传统发展区落后破旧大棚更新改造的步伐,特别是那些棚体土木结构、后墙低矮无后坡,温室面积小、保温能力差,无操作间、防寒沟,薄膜、拱杆质量差,抗灾害能力弱的大棚,经济效益逐年递减,需要更新改造。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户意愿,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又不搞一刀切,不强迫执行,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循序渐进。要注重通过政策引导、现场观摩、培训指导等多种形式逐步推进落后破旧大棚更新改造,向棚栽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努力迈进。

(四)加快棚栽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棚栽业首席科技专家制度。通过从山东寿光等地引进,或者选拔本地优秀人才送出去专门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若干首席科技专家,这些专家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指导解决棚栽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健全棚栽业技术推广人才体系。打造一支以蔬菜站为主体、有关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支撑、村组户棚为主战场的棚栽业技术推广人才体系。三是培养种棚大户和管棚能手。加大对种棚大户和管棚能手的政策、信息、技术等培训和跟踪服务。四是稳定和壮大棚栽业劳动力群体。鼓励种棚农民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种棚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增强棚栽业吸引力,稳定并逐步壮大棚栽业劳动力群体。(作者系中共延川县委常委)

新闻推荐

无情车祸致人伤法官调解获赔偿

本报讯(康莉张勇干雄焱)一场无情的车祸致使50多岁的张某左手、左下肢受伤,但是一场真情的调解让受伤的他获得了应有的赔偿。近日,延川法院法官成功调解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由保险公司赔偿张某...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延川县棚栽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