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延安市民宗局局长黄庆琳和包村干部们一到星期天就奔赴在他们的包扶村——延川县文安驿后袁家沟村,一件一件办实事,留下了让村民们心热的感人故事。
“他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节假日、星期天,先后十一次进村,召开三次群众大会,六次村干部会议,与我们村民一起探讨和规划村子发展的大计,一年来,一件件实事,真是办到了咱农民的心坎上!”
结合实际抓落实,拓宽桥梁给实惠
民宗局局长黄庆琳看到村里没有村委会、党建室、图书室,而原来的学校却闲置着,于是局里争取资金60000元将学校维修以后,变成了村务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使村民们有了一个舒适的活动场所。
然而,扶贫开发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各个单位,努力解决村里的实际问题。协调延川县果业局投资拓宽了2公里的环山路,建成了8个水窖,解决了群众上山、果树打药、栽植用水问题;发动干部集资从市农科所为群众买回各种科技养殖书籍,从市水务局争取了治沟造地工程,协调市各教会、县慈善协会投资2万元改造修复了25口井机,完成了村沿线一公里的绿化造工程措施。
倾心解民忧,排难暖人心
村民们知道,市民宗局是一个很小的单位,经济实力很弱。为了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四次走门串户,访贫问苦,慰问群众40户,送上米面油和衣物,现金2000多元。为了真正使村民脱贫致富,他们采取请回来、带出去的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联系聚集在延安,召开座谈会,畅谈各自发展状况,号召他们各自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同步发展,把年老体残多病的人请回来搞种植、栽植、养殖,不能劳动的到县残联办理残疾手续,争取让村民们早脱贫、早致富、早日奔小康。
袁树昌
—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杜静)62岁的贺春山老人,面露喜色,伸出胳膊接收着医生的检查。他告诉记者:“3·5是雷锋日,医生们就是活雷锋,免费为老百姓看病,省掉挂号费、省掉繁琐的手续,坐下来就可以看病,还不用花钱、真好。”据...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