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学生提问走进课堂

来源:延安日报 2012-09-06 17:53   https://www.yybnet.net/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尤其是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处于启蒙阶段。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抬头率”,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语文教师加强提问艺术的修炼,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则更是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以提问和指点替代多讲,这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艺术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创设提问的情境,捕捉学生最佳提问状态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我们家长、教师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学生创新的开始。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就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

1、提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1)按顺序问。学生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层层深入。例如,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整体理解、概

括课文)我在教学时,常常针对学生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2)以问激问。①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以问激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困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2、提问要联系生活,引起共鸣我们在教学时,有时需要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熟悉的同类的事物来感知文本中的事物,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昵?”又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问:“你的家乡的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桂林山水上,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提问的喜悦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

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寻找问题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

实,这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其实,问题的发现,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发现能帮助克服思维定势,使人振奋,努力去寻找创新之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的课堂教学变以前的满堂问,整堂课上一问一答,教师问得碎,带得紧,关键时刻放不开,习惯牵着学生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我们教师优化课堂提问,让孩子拥有提问的权力,也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提问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延川县城关小学冯娟娟

新闻推荐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永坪镇第二小学刘文英【摘要】美术教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美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我的识字教学法2012-09-13 17:50
猜你喜欢:
评论:(学生提问走进课堂)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